-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除无用产生式的算法 算法2.1 将文法G = (VN,VT,P,S),改造为G1=(V’N,VT,P’,S),使得对于每个X ? V’N,存在w ?VT*,满足 X?* w. (1)置V’N,P’为空; (2)对于P中每个产生式A??,若 ? ?(V’N?VT)*,则将A加入V’N中; (3)重复(2),直到V’N不再增大; (4)对于每个A?? ?P,若 ? ? (V’N?VT)*,则置A?? 于P’中. 算法2.2 任给文法G= (VN,VT,P,S),构造G’=(V’N,V’T,P’,S’), 使?x ?(V’N?V’T), ??,? ? (V’N ?V’T)*, 有 S ?* ?x? (1)置V’T为空,V’N={S}; (2)对于? A?? ?P,若 A ? V’N则置?中所有非终结符入V’N ,所有终结符入V’T ; (3)重复(2),直到V’不再增大; (4)令P’={A?? | A?? ?P, ? ?(V’N ?V’T)*,A ? V’N} 消除无用产生式的例子 例 G=({S,U,V,W},{a,b,c},P,S),其中,P: S?aS | W | U U?a V ?bV |ac W ?aW 现对G执行算法2.1: 1.由U?a 和V?ac右部都是终结符,V‘N={U,V}; 2.对于S?U,由U ? V’N 有V’N={S,U,V}; 此外再无可放入V’N的符号;P1为 S ?aS | U U?a V ?bV |ac 现对G1执行算法2.2: 1.置V’N ={S}; 2.由S?U及U ?a将U及a分别放入V’N (={S,U})和V’T (={a})中; 3.此外, V’N 和V’T不再增大; 4.最后结果为: S ?aS | U U?a 注意,在删除无用符和无用产生式时,应先执行算法2.1再执行算法2.2,就可得到“干净”的文法;若先执行算法2.2,再执行算法2.1所得文法不一定“干净” ?-产生式的消除 ?-产生式是指右部为一空符号串?的产生式。因为某些语法分析算法要求不含~,此时应消除之 若一语言不含?(即??L(G)),则可将其完全消除; 若??L(G),则可将文法改造为只有开始符S可推导出?(即S?? ?P),而且,S不出现在任何产生式的右部,此外再无其它?-产生式. 本节中的算法2.3可用于找出所有可推导出?的非终结符 W={A| A?* ?, A?VN} 执行完算法2.3,通过检验S?W与否可知??L(G)与否; 算法2.4可消除??L(G)情况时的?-产生式; 算法2.5可消除??L(G)情况时的?-产生式. 单产生式的消除 例:文法G[S]: (1)S→Be (2)B→Ce (3)B→Af (4)A→Ae (5)A→e (6)C→Cf (7)D→f 多余规则为: (7)不可到达 (6)不可终止 (2)也是多余的 第2章小结 1 形式语言基础 字母表、符号串、空串、 符号串的长度、连接、(正则)闭包 2 文法和语言的定义★ 3 重要概念★★ (规范)推导、(规范)规约、句子、语言、句型、短语、简单短语、句柄 4 文法的表示 5 文法和语言的分类 文法←→语言←→句子 作业1 :给出生成下述语言的上下文无关文法: (1) { an bn am bm | n,m=0 } (2) { 1n 0m 1m 0n | n,m=0 } (3) { an b bn | n=1 } (4) { an b an | n=0} 作业2:设有文法G G:S→aB∣bA A→aS∣bAA | aR B→bS ∣ aBB | b 给出串aaabbabbba的最左、最右推导及推导树 作业3 :有下面的文法G: E-E+T|E-T|T T-T*F|T/F|F F-(E)|i 求句型(F+i)-T*(E-T)的短语、简单短语和句柄。 作业4:.为句子i+i*i构造两棵语法树,从而证明 下述文法G[表达式]是二义的。 〈表达式〉-〈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 |(〈表达式〉)|i 〈运算符〉-+|-|*|/ 作业5: 文法G1: P-PaP|PbP|cP|Pe|f 证明文法G1是二义文法.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孟子三章课件.ppt VIP
- 《德尔菲法案例》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冀少版).pdf VIP
- 人工智能实训室建设方案.pdf VIP
-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pdf VIP
- 广西和塑建材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ASA合成树脂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国内药用塑料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机会报告.docx
- 第2课 我向国旗敬个礼( 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pptx
- 2025至2030中国OLED载板玻璃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docx VIP
- 智能矿山暨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