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围棋试听课
围棋的起源 围棋礼节及注意事项 1、对局前双方应握手,或点头致意,以表尊重。 2、猜先礼仪,对局前猜先时,下手方应请上手方抓白子,自己则取1枚(或者2枚)黑子放在棋盘中以示猜单或双,猜中执黑棋,猜错则执白棋。 3、黑方的第一手应该下在右上角。称为“敬手”,此礼仪来源于日本,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4、正确的执子手势是用食指和中指,上下夹住棋子,中指在上,食指在下。 5、对局时须落子无悔,旁观时须观棋不语 。 6、对局结束时,下手方要说多谢指导,并主动整理好棋具 。 禁入点 (1)禁入点:又称禁着点,是指棋子不能下在没有气的地方。 习题 1、对局时,应用_____方式决定谁拿黑棋。 A、猜拳??B、猜先??C、让裁判决定 2、作为有礼貌的棋手,下完棋应该_____。 A、嘲笑对手水平差????B、马上跑开?? C、复盘,道谢并收拾好棋子才离开 3、下棋过程中,不小心下错一步棋_____。 A、赶快悔棋??B、移到想下的地方?? C、想办法补救 4、观看别人下棋时,应该_____。 A、保持一定距离?????B、吵闹喧哗????? C、帮助对局者下棋 5、围棋的另一个雅称叫做手谈,所以下棋的时候尽量做到不要_____。 A、喝水????B、说话?????C、眨眼睛 6、比赛进行中,对手悔棋应该:_____。 A、跟对手争吵??B、假装没看见??? C、请裁判来看 7、围棋规则中不能下子的地方称作_____。 A 、虎口???B、禁入点???C、接不归 8、要把对方的棋子从棋盘上拿掉,就要紧住对方棋子所有的_____。 A、线??????B、气???????C、格子 9、一个棋子在棋盘上最多有_____口气。 A、3 B、4 C、5 10、一个刀五形状的大眼有_____口气。 A、6????B、7????C、8 * 围棋是中国的国宝,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帝王,他的名字叫尧。他有一个儿子名叫丹朱。尧帝为了教育丹朱发明了围棋。小丹朱特别调皮,他到处惹事,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尧帝想这样下去小丹朱什么都学不会,这可怎么办呢?于是聪明的尧帝就仿照围猎的方法,在方形的木板上画上相互交叉的横线和竖线,然后用犀牛角和象牙磨成的小宝珠在上面玩打仗的游戏。小丹朱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游戏,他不再惹事,而是经常和小朋友一起玩围棋游戏。 (2)两个不是禁入点的条件: 1、子落在里面还有气。 2、子落在里面虽然没有气,但是可以提掉对方的棋子。 A A点是黑棋的禁入点么?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园林树木配置方法.ppt
- 园林景观(合并)管理办法3.24.docx
-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14.5.17).ppt
- 园林施工材料演示图片.pptx
- 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ppt
- 园林制图基础第二章.ppt
- 园林植物病毒、线虫病害.ppt
- 园林景观工程概述.ppt
-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ppt.ppt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第三章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