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钢丝束的编束 锥形螺杆锚具的预紧 锥形螺杆锚具与拉杆式千斤顶的安装示意图 二、后张法施工工艺 1、孔道形状:直线、曲线、折线; 2、孔道成型方法: ①钢管抽芯法 ②胶管抽芯法--用于长孔或曲线孔。有一定刚度或充压;混凝土达一定强度后拔管。 ③埋波纹管法--预埋螺旋管。可先穿筋,接头严密,有一定刚度 (一)孔道留设 施工工艺:支模绑扎非预应力筋→预留孔道→浇砼 →养护拆模→抽管→穿筋张拉→锚具固定→孔道灌浆 胶管与阀门连接 钢管的连接 胶管的封端处理 金属螺旋管 螺旋管及锚座安装 螺旋管的连接 螺旋管上留灌浆孔 螺旋管的固定 (二)预应力筋张拉 1.张拉强度 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或达75%强度标准值; 2.张拉控制应力和超张拉最大应力(比先张法均低0.05f) 3.张拉顺序 配有多根钢筋或多束钢丝的构件 --分批对称张拉(注意:后批对先批产生应力影响) 叠浇构件 --自上而下逐层张拉,逐层加大拉应力,但顶底相差 ≯5%(钢丝、钢绞线、热处理筋) ≯9%(冷拉筋)。 4.张拉方式 (1)对抽芯法 长度≤24 m直孔:一端张拉 长度24 m直孔、曲线孔:两端张拉 (2)对埋螺旋管法 长度≤30 m直孔:一端张拉 长度>30 m直孔、曲线孔:两端张拉 5.张拉程序:同先张法 (三)孔道灌浆 1.目的:防止生锈;增加整体性。 2.基本要求:(尽早进行,饱满、密实) ①水泥≮42.5级普硅; ②水灰比0.4左右,不得大于0.45; ③孔道湿、洁净,由下层孔到上层; 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特点:无需留孔与灌浆,施工简单;可做成多跨曲线状;锚固要求高。 适用:现浇结构(梁板等)。 1、无粘结筋的制作钢丝束、钢绞线外包塑料套管 套管和钢绞线之间充满油脂 无粘结预应力楼盖 锚固端(挤压锚具) 无粘结预应力楼盖 张拉端(泡沫穴模) 张拉端凹口作法 (b)塑料穴模 (a)泡沫穴模 2 3 1 5 (b)镦头锚具固定端 1 2 4 3 (a)挤压锚具固定端 固定端锚固方式 5-镦头锚具 4-挤压锚具 2、铺设 顺序:底部钢筋、预应力钢筋、支座负筋。 就位固定——垫铁、马凳,或与其它筋固定。 3、张拉 25m内:一端张拉; ≥25~50m:一端张拉锚固后,另端补强。 4、端部防腐蚀处理 锚固后在锚具夹片外保留≮30mm切断; 分散、弯折后浇混凝土封闭,防止锈蚀。 无粘结预应力楼盖 预应力筋铺设 无粘结预应力楼盖 有破损的要包扎 锚固端端部处理方法 张拉端凹入式构造 6-混凝土圈梁 张拉端突出式构造 6 无粘结预应力楼盖 完成后的无梁楼盖 预应力工程施工 金玛商城为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6层,总高度35m,总建筑面积60000m2,柱网尺寸12m×12m。框架主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体系,断面500×700,每根主梁布置2~4个预应力孔道,孔道内配置5Φj15.24、7Φj15.24钢绞线,预应力筋有直线束和曲线束,楼板中沿跨度方向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2Φj15.24钢绞线,fptk=1860Mpa,间距500,均采用曲线形布置方式,梁板砼等级为C40。 确定预应力结构梁板施工方案 预应力梁板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支撑排架搭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制作→预应力筋下料编号→梁板底模铺设→普通钢筋绑扎→波纹管铺设→穿预应力筋→安装锚垫板、螺旋筋→预应力孔道绑扎固定,矢高、数量检查→绑扎梁板普通钢筋→模板封闭,隐蔽工程验收→浇捣砼→砼养护,张拉端拆模、清理→安装预应力锚具→梁预应力筋张拉→板内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有粘结预应力梁灌浆→无粘结预应力筋安装锚具保护套,有粘结预应力筋切割→张拉端部砼封闭→拆模 本工程预应力梁板施工特点 连续式梁板结构,且跨度大,给预应力筋锚固端、固定端布置和钢筋张拉带来困难。采取下列措施: 固定端、张拉端采用内锚式,布置在梁柱内; 板中双向预应力筋的布置和张拉 施工技术措施 1.框架梁预应力筋埋管 埋波纹管形成预应力孔道 Φ55用于:5Φj15.24钢绞线 Φ70用于:7Φj15.24钢绞线 用Φ14支架筋固定,以@700固定在箍筋上。接头套管采用Φ60、 Φ75两种。波纹管的间距根据设计的曲线竖向坐标按间距@500控制,首先控制跨中和反弯点的高度。 2.框架梁预应力筋穿束 固定端采用p型挤压式锚具,张拉端采用夹片式锚具 钢绞线从固定端成束穿至张拉端。 施工技术措施 3.楼板预应力筋穿束 用Φ14@1000马镫筋支撑,固定好张拉端和锚固端的锚具和附加筋。 4.浇捣梁板砼 先浇捣梁,再浇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