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洞区间隧道初支雷达检测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 测 报 告 委托编号:201DLD005 检测编号:201DLDJ005 报告编号:201DLDB005 检测内容:初支喷砼厚度及背后空洞 委托单位: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岩内北广场站~洞口区间正洞 监理单位: 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合诚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2015年01月11日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站 隧道初支雷达检测报告 检测人: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声明: 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15天内向 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3.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检测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站 地址:厦门市杏林杏前路169号之二 邮政编码:361022 电话:0592-6773977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2 检测内容、数量及目的 3 3 检测依据 3 4 检测方法 4 5 检测结果及质量评价 6 5.1 喷射混凝土厚度 6 5.2 喷射混凝土背后空洞 8 表1.1 岩内北广场站~洞口区间初期支护参数表 支护类型 C25喷射 厚度(cm) ?2锚杆或 ?42×小导管 ?8钢筋网 长度(m) 间距(m) 间距(cm) 类型 间距(m) VI级围岩 CRD法 35 3.0 3.0 0.8×0.5 中空锚杆 0.3×1.0 超前小导管 15×15 (双层) / 0.5 B2型隧道标准断面 V级围岩 CD法 35 3.0 3.0 0.8×0.5 中空锚杆 0.3×1.0 超前小导管 15×15 (双层) / 0.5 C型隧道标准断面 III级围岩 上下台阶法 30 3.0 0.8×0.5 中空锚杆 20×20(双层) 2 检测内容、数量及目的 我司于2015年月日对正洞初期支护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的目的是评定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测内容及数量见表2.1。 表2.1 岩内北广场站~洞口区间正洞检测项目表 序号 检测项目 里程桩号 检测频率 长度(m) 围岩级别 1 喷射混凝土厚度背后空洞 YCR2DK0+~YCR2DK0+ 在左右边墙、左右拱腰各布置1条测线,在拱顶布置1条测线,共布置5条测线 V级 3 检测依据 (1)《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 10223-2004); (2)《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DB35/T957-2009); (3)《隧道设计规范》(); (4)《隧道施工规范》(); (5)《工程质量标准》(); (6)施工图设计文件 2014年月。 4 检测方法 综合分析检测领域的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为满足本次隧道初期支护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决定采用探地雷达方法进行本次初期支护质量检测。 (1)探地雷达检测原理 探地雷达系统由主机、笔记本电脑、天线以及传输电缆组成,其检测原理简述如下: 根据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在人工指令下,探地雷达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向介质内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在被测介质中传播,遇到介质中电性差异面时将产生回波反射,其反射系数由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决定,反射的回波被天线接收机接收并反馈至主机,主机采集的数据经专业软件处理后生成能量灰度图,通过分析能量灰度图中特征反射图像,检测人员可以对被测对象作出定性判断,检测原理见图4.1。 由公式 雷达根据测得的雷达波走时,自动求出反射物的深度z和范围。 图4.1 探地雷达测试原理 (2)本次测试用的仪器设备 本次初期支护质量检测采用的探地雷达为意大利IDS公司RIS-K2型探地雷达,配置主频为00MHz屏蔽天线,测试时参数设置如下: 采样点数:1024点; 窗口时间:(ns); 触发方式:测量轮触发。 (3)资料处理方法 使用相应雷达资料处理软件REFLEXW进行资料处理。对数据文件进行预处理、增益调整、滤波等方法的处理,最终得到各测线的成果图,以此对初期支护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4)测线布置 本次检测在左右边墙、左右拱腰、拱顶共布置5条纵向测线,测线定位见表4.1,测线位置示意如图4.2所示。 表4.1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