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培训目的
XXX医院传染病知识培训
一、传染病培训的目的:
掌握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了解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策略和措施
1、传染病概念
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2、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 1、传染源
概念: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发育、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染源的种类:病人、无症状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2、传播途径
概念: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空气传播:
△经飞沫传播
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如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
△经飞沫核传播
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由于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称为飞沫核,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至远处,如结核杆菌等耐干燥的病原体
△经尘埃传播
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如结核杆菌、炭疽杆菌芽孢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特点:
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
冬春季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
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
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
经水传播
饮用水污染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
在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处病例终年不断
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
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可平息
经疫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黏膜侵入机体
病人有疫水接触史
发病有季节性、职业性和地区性
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可致暴发或流行
加强疫水处理和个人防护,可控制病例发生
经食物传播
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
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
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暴发可平息
经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的特点
直接接触传播: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如性病,狂犬病
间接接触传播: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
肠道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及某些人畜共患病均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经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如性病,狂犬病
间接接触传播: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
肠道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及某些人畜共患病均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医源性传播
物制剂被污染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如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药品或生物制剂被污染
围产期垂直传播
经胎盘传播: 受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宫内感染,如风疹、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
上行性感染:病原体从孕妇阴道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球菌
分娩时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严重感染的孕产道时可被感染,如淋球菌、疱疹病毒
2.3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 。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1、预防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2、疫情出现前,针对可能暴露人群
3、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人群免疫、改善卫生条件、加强传染病监测
三、国家法定传染病的种类(略)及特点
四、我院常见传染病以及网络直报工作存在的问题
1、我院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细菌性痢疾、乙肝、手足口病。
重温学习以上四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准确上报(略)。特别提醒一下,自从去年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门诊日志上如何写的问题明确后,今天再次强调如果患者仅为病毒携带者,肝功正常,不能写“乙肝”,直接写病毒携带者即可,也不用上报。同样检验科的登记也不能写“乙肝”。
2、医院人员流动性大,新来的人员没有及时培训,对传染病登记及上报工作认识不够,一是科室负责人要提醒,二是要加强业务学习,重视传染病的宣传及网络上报工作。
3、传染病与院感工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临床科室要听从院感工作负责人的检查监督,听从领导的建议并认真做好,做好科室及标本的消毒与处理工作,避免院内感染。
4、传染病登记及上报工作还是首诊负责制。门诊医生发现国家法定传染病做好登记(专用登记簿),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照各类传染病上报的时限及时上报医务科,由网络直报人员审核后及时上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技术滥用到技术合理化_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审视_郑晓松.pdf
- 从摆动到流动_人口迁移过程中的适应_王晓毅.pdf
- 从总收入到可支配收入_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逆向调节机制_田卫民.pdf
- 从文化成因的角度对我国乒乓球文化现状的探讨.pdf
- 从票据融资看无风险套利及.ppt
- 从土肥圆逆袭为肌肉型男才用了5年!.pdf
- 从论坛和知乎看内容社区的信息过滤机制.pdf
- 他汀的再认识.doc
- 从血型看夫妻关系.doc
- 付出与接受.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