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看一看 背景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 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16章 读一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一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 4、遂至承天寺 5、怀民亦未寝 6、相与步于中庭 7、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门 愉快的样子 考虑,想到 获取 于是 睡觉 一起,共同 原来是,表示推测 只,只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如积水空明,其间竹柏影子,似水中藻、荇交横也。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夜夜有月,处处有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变两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叙、描写)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抒情 议论) 变三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记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情、议论) 变四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起)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承)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转)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