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尿失禁 排尿困难 疼痛 * * * * 这种类型的尿失禁与膀胱内的尿液多少无关,而出现的一种紧迫的排尿。其病因主要有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石、肿瘤等,经常有较强的刺激传导到大脑的排尿中枢,由于这种刺激超过了正常生理限度,而出现的一种非自主排尿。另外也可由于某些神经系统病变,使大脑抑制排尿中枢的能力不足所致,因而在膀胱内尿量不多或泌尿器官无病变时也可出现紧迫性排尿。紧迫性尿失禁常与压力性尿失禁合并存在,且两者极易相互混淆,必须通过详细检查才能作出鉴别诊断,两者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 * * 盆底功能障碍:泌尿外科医生的视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承托、保持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脏器正常位置。 泌尿外科医生的盆底范围 讨论内容 何为正常;何为异常 盆底功能障碍的泌尿系统表现 盆底功能障碍是如何发生的 如何治疗 能否预防 何为正常;何为异常 轻松自在,收放自如 错误的时间, 错误的地点, 发生错误的事情 异常表现 压力性尿失禁 OAB,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后壁、尿道膨出 排尿困难 泌尿生殖道瘘 盆底功能障碍是如何发生的? 压力性尿失禁 OAB、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尿道膨出 排尿困难 泌尿生殖道瘘 其他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某些原因导致腹肌突然收缩,腹压增加,以致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来。 压力性尿失禁流行病概况 太原: 北京:22.9% ( 1197 /5221) 2006年 长沙:23.72 %(1170/4933) 2007年 广州:34.5 %(219/634) 2005年 武汉:28.14%(65/231) 2004年 湖北利川:16.8(250/1489) 2005年 浙江富阳:15.1%(776/5127) 2006年 欧美女性的患病率大约在8.0%至41.2%,日本为8.5%至40.6% 压力性尿失禁流行病概况 太原 64.03% (2007) 武汉28.14% (2004) 长沙23.72 % (2007) 北京22.9% (2006) 甘肃19.9% (2012) 南宁11.7% (2012) 广州城区16.01 % (2011) 广州番禺15.35 % (2008) 北京海淀区39.34% (2008) 湖北利川16.8% (2005) 辽宁16.9% (2009) 洛阳22.84% (2009) 南昌19.1% (2011) 南京18.9% (2009) 上海农村24.5% (2011) 上海城区29.0% (2012) 乌鲁木齐23.6% (2012) 厦门23.52% (2012) 河北保定 21.70% (2012) SIU的认知调查 SIU的认知调查 压力性尿失禁传统机制 腹压增加时,压力传导至膀胱颈和近端尿道的机制障碍,多由于该区域的支持组织结构薄弱所致(尿道的高度活动性或解剖性尿失禁) 尿道固有括约肌的功能障碍、损伤或外伤(固有括约肌缺陷,ISD) 两者皆有 压力性尿失禁机制新观念 新的学说即“吊床假设” 。根据这一理论,尿控正常的妇女在腹压增加时,尿道关闭压的增加是因为尿道被压迫在一个吊床样的支撑结构上。 盆筋膜腱弓(白线) (Arcus tendineus fasciae pelvis) 肛提肌腱弓 (Arcus tendineus levator ani) 耻骨宫颈筋膜 (pubocervical fascia)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对压力性尿失禁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分别出现了多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三大类: 物理和行为疗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鉴别 01 原发与伴发 03 概念的更新 02 只包括储尿期症状 不含有排尿期症状 OAB是一个独立的症候群。但OAB症状常和临床上的许多疾病并存,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是一综合征或症候群;以症状作为诊断基础,代替了过去以尿动力学为基础定义的与逼尿肌过度活动有关的概念。 什么是OAB 膀胱感觉过敏 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 其他原因 OAB发病原因 逼尿肌不稳定 男女患病率相似,发病几乎覆盖了所有年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约16-17%成人存在OAB Irwin DE, et al. BJU Int. 2008, 101(11): c1381-1387 Abrams et al. AM J Manag Care.2002;6:S580-590 Stewart WF, et al. Wor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