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不良品行矫正教育方法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职生不良品行的矫正教育方法研究 一、学生不良品行的概述 (一)不良品行的定义 (二)不良品行的表现 (三)不良品行的危害 二、形成学生不良品行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社会的某些不良影响 2.家庭的某些不当教育 3.学校的某些教育缺陷 (二)主观因素 1.道德观念不清 2.道德情感消极 3.道德意志薄弱 4.行为习惯不良 三、对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 1.以情感人 拉近心理距离 2.道德评价 提高明辨是非能力 3.“闪光教育” 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 4.切断诱因 巩固新行为习惯 5.心理支持 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6.针对个别 采取灵活多样措施 中职生不良品行的矫正教育方法研究 中职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明天的技能型人才,对于中职生的成才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现实状况却是“普高热”的急剧升温,职业学校的生源从数量到质量,从整体上看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下降是十分明显的。每个年度都有相当数量的品德不良的学生进校就读职校生中不良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出现了一批(已不是个别)行为不良学生。对这类学生进行,使之“中下进来,优良出去”,已成为学校德育的首项工作,也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生不良品行的概述 (一)学生不良品行的定义 是指学生经常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与有关行为规范、或者犯有重大道德过错而又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从而给社会、学校、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行为。 (二)学生的不良品行的表现: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不良行为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不遵守纪 律,旷课;夜不归宿吸烟、酗酒;交友不慎;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小额财物小偷小摸、故意毁坏财物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录像制品、读物等进入学生不适合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违背社会公德的学生不良行为。 (三)学生不良品行的危害 学生的这些不良品行,虽然在其破坏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但是危害大,负面影响广,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升级恶化,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其次,不良品行往往具有蔓延的趋势,给学校教育和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很多困难,影响全体学生及学校的发展;再次,不良行为往往会成为犯罪的前提,甚至成为社会秩序的不安全因素,不仅具有现实的危害性,而且有更为严重的潜在危害性。 年龄的增长,社会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社会影响错综复杂,社会上某些不健康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不良品行的社会原因。比如,因为青少年的无知和好奇,易被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欺骗和腐蚀,如果不严格控制、正确指导,往往会使某些缺乏分析判断能力的学生在心灵上蒙受毒害,以致形成不良品行。 2.家庭的某些不当教育家庭是学生接受品行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如:重养轻教、宽严失度,方法不当等,有的父母或者管教不严,错把放任当爱护,或者管教过严,误把粗暴当严教;家庭环境中存在某些不良因素,有的父母没有给子女做好表率,或者家风不正、行为不检点,或者父母关系不和甚至离异,造成家庭结构破裂,给子女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这些情况对子女的品行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也是形成学生不良品行的重要原因。 3.学校的某些教育缺陷 学校是学生品德修养的主渠道,但是,有的中职学校过重有的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措施不力、教育方法不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是寄宿制学生,又处在特殊年龄段,不太愿意主动与家长交流在校状况,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不配合,各行其是,就会削弱教育力量,甚至互相抵消。这些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二)主观因素 其品德心理具有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当其知、情、意、行出现偏差而又未能及时予以矫正时,不良品就形成。道德是非观模糊甚至颠倒。他们对诸多“勇敢与鲁莽”、“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观念认识不清,在道德思维水平上往往低于一般学生。德情感消极往往缺乏正义感、是非感和荣辱感,爱憎不明,善恶颠倒,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好冲动,对于帮助教育他们的老师同学表示怀疑、疏远甚至仇视。研究表明,中生在心理品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处在迅速成长和发展时期,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鉴别能力,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偏差或异常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品行和学业。多年的教育实践,充分认识到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是矫正学生不良品行的重要途径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沾有不良品的学生,其家境、遭遇、爱好、脾气、个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对品不良的学生在教育上切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