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劳动争议模拟法庭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争议模拟法庭案例

劳动争议模拟法庭案例 案情1: 2003年6月,李某与某化肥厂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005年9月李某因在工作中不负责任,严重失职,给工厂造成了30多万元的重大经济损失。2005年11月问题基本查清后,李某态度不好,厂方决定解除其劳动合同。李某对厂方解除劳动合同不服,认为自己与化肥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固定期限,不能解除,还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确认厂方劳动合同的决定无效。 2、劳动关系的身份属性 ——董某与广瑞毛绒公司劳动争议案 案情:原告董某的丈夫韩某于1976年征用土地进入某棉织厂工作,1979年因韩某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拘留审查,棉织厂为照顾原告家庭困难,同意由原告与韩调换来厂工作,并答应以后办理“换人”手续。此后,厂方曾多次努力,但终因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换人”手续一直未办成。原告自1979年一直以丈夫的名义在棉织厂工作,直至1996年8月以其丈夫韩正虎的名义办理了内退手续,而用人单位也是一直以其丈夫的名义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并在1995年12月“固改制”时与原告的丈夫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原告的丈夫自1979年至今从未在该单位工作过。2001年10月,原告年满50周岁,因被告未能为其办理退休养老手续,原告于2001年12月向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被告为其办理退休养老手续,或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2年2月7日作出仲裁裁决,裁决内容如下: 一审法院判决如下: 被诉人为申诉人从1996年1月1日起补缴养老保险至2001年11月9申诉人年满50周岁)止(个人应交纳的部分由申诉人直接交至被诉人),并办理相关手续,由被诉人在接到本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履行完毕。 二审法院判决如下: 申诉人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并于2002年2月25日和2月28日分别向原、被告送达了仲裁裁决书,原告对仲裁裁决不服,于3月8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其因不能办理退休手续而造成的经济损失15万元。 另查,棉织厂于1979年更名为毛毯厂,1993年更名为广大毛绒实业公司,1998年更名为广大毛绒集团公司,2001年7月广大毛绒集团公司宣告破产,该公司的全部职工由广瑞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接收。 作业: 对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承担合理限度违约责任的裁量 -曾某与太平洋印刷有限公司的劳动合同争议案 案情:原告曾某2000年3月到被告太平洋印刷有限公司担任胶印工。2002年6月3日,双方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劳动合同,合同除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计酬办法、保险和福利、合同解除等一般事项作了约定外,还特别约定了违约责任,即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20万元。该合同并未约定禁业限制条款和培训费负担事项。2003年4月底,曾某以身体不适(轻度发热)为由请假一周,得到太平洋公司许可后回到老家金坛休息。时逢国内“非典”时期,曾假期届满前接到政府部门的要求其必须在家隔离观察15日,不得外出,曾被隔离观察期间,太平洋公司曾多次电话催其上班,被其拒绝。解除隔离后,曾没有再回原单位上班并于5月30日提出书面辞职报告。同年6月18日,太平洋公司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曾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20万元。该仲裁请求全部得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曾不服仲裁裁决,认为太平洋公司在其隔离观察期间多次催其上班系强迫劳动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且劳动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不对等,其工作一年的薪酬仅有1万多元,违约却要赔付20万元,故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是不公平的,也是无效的,请求法院撤销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要求其支付20万元违约金的裁决。诉讼中,太平洋公司承认曾建军是按计件制取得报酬,其月工资约为1200元左右,在法庭规定的期限内,太平洋公司未能提供曾建军提前解除合同给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依据。 问:法院会如何判决? 作业: 过失性解雇的合法性审查 ----吴某与扬子纺纱有限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 原告吴某于1997年7月进入被告扬子纺纱有限公司从事挡车工作。2001年7月,双方续签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1年7月7日至2002年7月7日止。2001年12月18日,扬子公司以原告在该月表现不佳为由,依据公司《综合管理奖惩规定》,作出了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原告于当日签收了该决定。扬子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是:(1)2001年12月4日,原告早班结束后,在公司更衣室内穿了一下另一个女工的一只高跟皮鞋,被从卫生间出来的清洁工看见。(2)2001年12月11日,一个未经另一个员工同意,擅自在该员工的工具箱装上锁并使用。另查明,原告被解除劳动合同前年内月平均工资为1117.2元。原告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后,吴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