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②大蒜 是世界性植物,温带、热带、亚热带都有生长。 有效范围:杀细菌性,杀真菌性,杀线虫性。 防治对象:线虫(所有种类);霉菌和豆类锈病真菌;稻瘟病、角斑病、炭疽病、小麦锈病、马铃薯贮藏期腐烂病等。 * ③印度楝树 属楝科植物,为高大乔木,形态同华南地区的苦楝,与四川的川楝十分相似,惟果实比苦楝大几倍。 印度楝树是解决全球化学农药污染最有希望的有毒植物之一,在我国南方已引种成功。它具有杀真菌性和杀线虫性。 * 2.防治虫害的物质 (1)植物源药物 ①鱼藤 鱼藤是一种豆科植物,多年生,藤本或直立灌木。 * 原产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以印度尼西亚各岛、菲律群岛、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海南为著名。南沙群岛等地称鱼藤根为“土巴根”,凡可以利用制作箭毒或鱼毒的植物根茎,都统称为“土巴”。 鱼藤 * 产地居民将此类植物的有毒部分与水混合捣烂,倾入河湾或水塘,鱼类皆中毒昏迷并漂浮在水面上,但人们拾取食用,不会危害健康,因此又称它们为毒鱼藤。 根部含活性物质,主要是鱼藤酮,为广谱植物杀虫剂。 * 鱼藤酮效率极高,可稀释3000倍使用;毒性较低,大白鼠实验急性致死的日服量为1 016.5mg/kg;毒素污染较低、无公害。鱼藤酮防治小菜蛾和萝卜蚜等世界性高抗药害虫有特效,对人畜、作物和天敌(益虫)安全,能刺激作物叶绿素增长,有明显的丰产性能 * ②印度楝树 原产印度,现在我国云南的玉溪和红河广泛栽培,栽培面积约10万亩。根、叶和果实中均含有苦楝素,可以防治稻螟虫、飞虱、菜青虫、蚜虫。 此外,楝科植物具有开发潜力的还有川楝和印楝。 * 除虫菊是菊科雏菊类菊花属植物,白色的花序含有杀虫性能。除虫菊原产于南斯拉夫达尔马提亚山区,20世纪初,其种植遍于世界。 ③除虫菊 * 我国江南各地都有种植。 目前,已人工模拟合成多种菊酯杀虫剂,其高效、低毒、低残留是进行无公害生产的首选化学药剂。 * ④烟草 烟草原产于南美洲,但今天已遍布全世界,可在多种生态环境下栽培,但水渍土壤和含盐高的土壤不适合栽培。 农作物保护中使用的部分是叶子和秸秆,尼古丁含量最高的是秸秆和叶子的主脉。 * 有效范围:触杀剂、胃毒剂和呼吸毒剂。杀虫性、驱虫性、杀真菌性、杀螨剂。 防治对象:蚜虫、菜青虫幼虫、跳甲、米象、潜叶虫、螨虫、螟虫、蓟马。 * 3.化学农药 可持续农业,不完全排除使用化学农药,但在《生产技术规范》中对药剂种类、使用剂量、用药时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 目前,已合成了一批高效、低毒(甚至无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正在大面积投入使用, 如:菊酯类、阿维菌素类、甲壳酯类、灭幼脲类等化学农药。 另外,有机磷中的辛硫磷、乐斯苯等也可按要求使用。 *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 * (3)提供替代性食物 有些天敌除了捕食或寄生害虫外,还要取食花粉、蜜露等物质作为猎物不足时的补充食物,如小花蝽和捕食螨取食花粉。 小花蝽 * (4)提供天敌昆虫的避难场所 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不仅有利于天敌的栖息、取食和繁殖,同时也有利于躲避不良环境条件,如人类的田间活动、喷洒农药等。 * 2.天敌的繁殖和释放 目前,成功繁殖释放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赤眼蜂、丽蚜小蜂、胡瓜钝绥螨等。如USDA-A1褐工厂化饲养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非常成功。 瓢虫 * 3.微生物杀虫剂的使用 (1)苏云金杆菌(Bt)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Bt制剂防治鳞翅目幼虫。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的菲德锐克博士利用转基因技术,使Bt伴孢晶体产量提高10倍,毒力提高2倍。 * (2)白僵菌在我国人工繁殖已不成问题,但大田使用药效不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USDA-ARS专家已成功研制了感染白僵菌孢子的器械——白僵菌感染器,主要诱使害虫进入感染器感病死亡。 * (3)抗多角体病毒杀虫剂 80年代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曾经研究生产了棉铃虫抗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大面积推广。 美国加州大学(Brian A Federici PHD)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蝎毒、蜘蛛毒、螨毒基因转移到野生杆状病毒AF、AC上,大大提高了速效性。 * 三、物理防治技术 1.病害的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物理防治方法多用于处理种子、苗木、其他无性繁殖材料和土壤。 * (1)干热处理 主要用于蔬菜种子,对多种种传病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ICK西克KTS Cor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船舶油漆使用基本基础知识.pdf VIP
- 四年级(上)语文课文同步仿写、续写1.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级保育员课件.pptx VIP
- 第十章生态系统.ppt VIP
- 《脑卒中运动障碍康复护理规范》.pdf VIP
- 2012年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作品汇总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定说课(新蓝).ppt VIP
- 年处理80吨茯苓提取车间提取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