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制米工艺最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稻谷通过轧距处,稻谷的速度介于快、慢辊线速之间,稻谷两侧的颖壳同时被搓撕脱开,并分别与两辊一起前进达到脱壳的最大效果。与此同时,糙米开始和快辊接触。 稻谷进入工作区下段,稻壳被快辊加速离开糙米,最后以快辊线速υ1离开工作区。糙米开始被快辊加速,逐渐离开为慢辊所阻滞的另一半稻壳。完全离开时,力偶F1、F2对这一颗粒的作用完成,摩阻力F2的方向改变为和F1相同,推动稻壳。糙米和快辊脱离接触后离开工作区,糙米和快辊接触,加速时间短并为稻壳所阻滞。 糙米离开工作区时的速度在快、慢辊线速υ1、υ2之间。稻壳和糙米脱开后,以慢辊线速υ2离开工作区。 稻谷入辊的方向必须对准两辊轧距中点并位于两辊中心连接的垂直线上。 * 稻谷进入对辊起轧时的受力情况 * 起轧时,快、慢辊的摩擦力方向相同,且 2PGsinαq-2Fcosαq-G≤0 PG=Pcosαq F=f Pcosαq F为摩擦力,f为摩擦系数, G很小,略去,得 sinαq-2Fcosαq≤0 tgαq≤f f=tgφ αq≤φ 起轧角等于或小于稻谷和工作辊面之间外摩擦角,才能被夹住进入工作区。 * 对辊工作时,从起轧点到终轧点的直线距离称为工作区直线长度S,由S1、S2组成。 R:工作辊半径 R:物料颗粒半径 e:轧距的一半 工作辊直径越大,工作区长度越长。 * 对辊工作区直线长度 * 砻谷机 稻谷加工过程中剥去稻壳的工艺过程称为砻谷。 砻谷后大部分稻谷变成了糙米和稻壳,也有一定比例的稻谷没有脱壳。所以,砻下物中包括糙米、稻谷、稻壳、糙碎米和毛糠等。 * 砻谷是根据稻谷内壳与外壳互相钩合、外表面粗糙、质地脆弱、两顶端孔隙较大等构造特点,给稻谷籽粒施以一定的挤压、搓撕或撞击和摩擦等作用,使稻壳变形、破裂,达到使稻谷脱壳的目的。 现在使用最普遍的砻谷机是胶辊砻谷机(rubber roll sheller)。 * 胶辊砻谷机示意图 * 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对直径相同的橡胶或塑料辊筒。两辊以不同的转速相向旋转,稻谷在通过两辊之间的小于稻谷厚度的一段距离时,受到胶辊的挤压和搓撕作用,完成脱壳的过程。 两辊之间的压力可以调节。压力过大可使米粒变色,并缩短本来就很有限的辊筒寿命。压力过小,则不能达到脱壳目的。 * 胶辊硬度 主要有邵氏85°±3°、90°±3°两种。数值越大,胶辊越硬。冬季气温低,采用85°的胶辊,夏季气温高,采用90°的胶辊。 在相同气温条件下,加工较易脱壳的早、中籼稻谷和粳稻谷,可选用硬度较低的胶辊;加工较难脱壳的杂优籼及细小颗粒的粳稻谷,可选用硬度较高的胶辊,以保证砻谷机的工艺性能和减少胶耗。 * 胶辊有黑色、棕色和白色三种。 黑色橡胶的弹力较高,耐磨性良好,硬度受气温的影响较小,价格较低,但在高温下会降低弹力和耐磨性,还容易使糙米沾胶后发黑; 棕色橡胶可减少糙米染色,适用于各种气候下使用,性能较好,但价格较贵; 白色橡胶性能与棕色橡胶相仿。 * 主要技术参数 线速 线速指胶辊工作时的圆周速度。 线速高,则流量大、产量高。线速过高,则摩擦次数过多,胶辊会发热变软,脱壳率降低,胶耗增加,振动严重,增加碎米。 线速过低,受轧时间太长,胶辊表面会起槽,使脱壳率下降并影响产量。 一般情况下,快辊线速14.5~17m/s,不超过18m/s,夏季取低值。慢辊线速12~14.5m/s。 * 线速差 线速差指快、慢辊的园周速度之差。它是胶辊对稻谷产生搓撕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辊压一定的情况下,线速差大,搓撕作用强,脱壳率高;线速差过大,碎米增加,起毛、粘胶染黑。相对位移增大,摩擦作用加强,使胶辊发热。温度升高,胶耗增加,动力增加,引起振动。 线速差过小,脱壳率低,增加两,特别是慢辊的磨耗。 一般线速差为2.5~3m/s。干燥、易脱壳的稻谷,壳薄而结构松散的早籼稻谷,取低值,壳薄而结构紧密的晚籼稻谷,取偏高值。 * 速差率 速差率是线速差与慢辊线速之比。 速差率的大小与稻谷在胶辊工作区内的位移长度有密切关系。 辊径不变,品种不变,位移长度主要决定于速差率。在线速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速差率随慢辊线速的增减而增减,即调节慢辊的线速(实际上快辊的转速也变)就能调节相对位移长度。 随着胶辊的磨损,线速下降,只要线速差率保持不变,脱壳率不一定会下降,但产量会有所下降。 * 辊间压力 辊间压力的大小与搓撕力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谷粒接触胶辊后,胶面会产生弹性变形,使胶面产生压陷。 压陷的深度与轧距大小、谷粒的大小、橡胶的硬度和使两辊合拢的拉力有关。 使两辊合拢的拉力是辊间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通过调节使两辊合拢的拉力可以调节辊间压力。 决定辊间压力大小的主要依据是压陷深度。物料颗粒在对辊间工作面之间受辊压P的作用,颗粒变形,辊面变形,特别是辊面材料为橡胶时,辊面较软并有弹性,稻谷对辊面的反作用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