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的转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的转变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的能力。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画报出版的时间“1920年10月”及画面中身着中国传统服装的妇女迈出了一只大脚等信息,四句诗句中只有“小荷才露尖尖角”反映了这一情形。 3.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书籍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从材料中的“见闻”、“博古通今”可以判断出材料讲的是报纸的功能。 4.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不要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 ) A.婚礼简约 B.自主择偶 C.自由恋爱 D.夫妻平等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自主择偶,但材料无法体现婚礼简约、自由恋爱和夫妻平等思想。 5.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是车轮还是光阴”可供选择的是汽车和火车,但依据材料信息“匆匆匆!催催催!”“一片山”“一林松”,可以判断这是对火车的描述。 6.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C.通过信件传送信息 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中国的航空事业起步于1918年;火车速度较慢,往返时间长;结合生活常识即可判断无线电报输送讯息最为快捷。 二、非选择题 7.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 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 《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 (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的“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等级制度森严的认识。第(2)题,从材料中的“诚非所宜”等信息可以判断康有为主张“易服”,结合对材料的解读概括理由。第(3)题,趋势应从外在和本质两个方面概括,由此分析精神追求。 答案:(1)严格的等级制度。 (2)主张易服。理由:①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②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 (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精神追求:从图一到图二反映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从图三到图四反映的是追求富裕、发展、个性和文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1·东北四市模拟)旗袍即是以旗装为基础并广泛吸收西式裁剪方法制作的。1921年,旗袍在上海妇女界流行,继而迅速传播,这种海派旗袍逐渐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装。旗袍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 A.面料考究剪裁得体 B.适合中国女性穿着 C.晚清政府大力推行 D.是文明与新潮的象征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洋装在中国流行,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作为吸收西式裁剪方法制作的旗袍,当然成为文明与新潮的象征。 2.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陋习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