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法规1—4章
内地游客巴士过夜 2013年2月12日,大年初三,一个由深圳来港的内地旅行团,因负责接待的香港旅行社未能安排酒店住宿,30多名团友中的20多人被迫在旅游大巴上过夜。 两天后,大年初五,一个来自广东省10多人的邮轮团,原本应在邮轮住两晚。但因团友不满邮轮服务,但旅行社未能安排酒店,他们最后也要在旅游巴士上留宿。 几位年轻的游客一下火车就拿着行李驱车来到旅行 社,他们强烈“抗议”导游元的所作所为。并且要求旅行社 赔偿其经济损失和对导游员进行处分。事情经过是这样 的:这几位年轻的游客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某地八日游活 动,按照旅游合同规定,游客用餐自理,往返行程为“一 飞一卧”(去是乘飞机,返是乘火车)。游客抵达目的地 后,他们对当地导游员的讲解及安排游览活动等都有意 见,时常当着大家的面,向地陪提意见。为此,地陪心 里憋着一股气。以后,游客对地陪的意见越来越大,双 方矛盾越来越尖锐。一天,由于这极为年轻的游客在吃 午餐时喝了一点酒,过了集合时间。因此,地陪采取“报 复”手段,不等他们吃完饭,就擅自让旅游车开走,致使 他们只能报警,通过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才算找到了旅 游车…… 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定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力义务等内容。 1、在我国,有权制定法规的国家机关包括 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及有权的国务院其他直属机关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2、作为法的渊源的法律的制定主体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全国政协 D、国务院各部委及有权的国务院其他直属机关 3、旅游行政法的最主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日常旅游行政执法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据是 A、宪法 B、旅游行政法规 C、旅游部门规章 D、旅游法律 4、下列属于行政法规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B、《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C、《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 D、《湖南省旅游条例》 5、我国第一部旅游行政法规是 A、《旅游管理条例》 B、《旅行社管理条例》 C、《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D、《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6、《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属于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行业规定 7、我国第一个“黄金周”是 A、1999年的“五一” B、1999年的“十一”??????? C、2000年的“五一”??????? D、2000年的“十一” 8、下列属于西部地区的有 A、陕西 B、山西 C、广西 D、重庆 9、下列不属于中部六省的是 A、内蒙古 B、江西 C、安徽 D、河南 1、从制定主体来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军事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法规和自治法规等。 2、旅游法规是旅游法最重要的渊源。 3、旅游法律是国务院旅游行政法规、地方性旅游法规等旅游法规发生效力的前提和基础。 4、国务院各部委及有权的国务院其他直属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叫单行条例. 5、我国政府签署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际公约或双边协定,具有与国内法等同的法律效力。 6、旅游政策是旅游法规的基本依据,旅游法规是法律化了的旅游政策,旅游法规包括了全部的旅游政策。 7、旅游政策既可以由党制定,也可以由国家制定。 8、旅游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宣传动员和说服教育等方式。旅游法规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为旅游业提供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 旅游行政主体的特征 旅游行政许可职权的行使程序 旅游行政许可的种类 1、依据行政许可主体不同 2、依据旅游行政许可性质 旅游行政许处罚权的行使程序 1,简易程序。罚款、警告。 2,一般程序。调查—审查—制作出发决定书—送达处罚决定书 3,听证程序。 旅游行政处罚的种类 (二)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包括当事人设立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也包括当事人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二、合同的形式 (二)合同的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达为出发点,并且按意思表示的内容赋予法律结果。 2.是两个以上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意思表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的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