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摄影十章十一章胶卷曝光
第十章 感光度 一、胶卷的构成 二、感光度 三、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四、色温与白平衡 一、胶卷的构成 保护膜 因为胶卷的感光乳剂很软,容易划伤,所以在它上面涂一层保护膜以使它不致受伤。保护膜是透明且很硬. 感光乳剂 其主要成份为卤化银和照相明胶。卤化银便是胶卷的感光材料,照相明胶是卤化银的载体,卤化银受光的照射后形成潜影,(这时是看不到影像的,所以叫潜影)既卤化银中出现了银原子的颗粒。后期经显影,就成为我们一般看到的胶片. 片基 它的用处其实就是一个架子,要能撑起那个感光乳剂. 防光晕层 可以防止底片的反光. 二、感光度 感光度定义 指胶卷对光线的敏感度,也是胶卷所具有感光能力和标志。 感光度的标记 GB、DIN、 ASA 、ISO感光度有多种名称,常见的有美国ASA制和德国的DIN制(定制)。我国采用GB(即国家标准)制,与DIN制相当。 各种感光度标准,可以互相换算。ASA100相当于GB21°或21DIN。 片速 ISO25、50、64、80、100、125、200、400、600、1000、1600 三、数码相机感光度 与传统相机相比,传统相机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载体,而数码相机的“胶卷”就是其成像感光元件,而且是与相机一体的。感光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 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 感光元件工作原理?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2、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数码相机同样模仿传统的胶卷,设定了ISO值表示感光度。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不过,改变数码相机的感光度并不需要更换胶卷,只需调节ISO值即可。 传统胶卷的感光度是通过改变胶卷的化学成分,来改变它对光线的敏感度。而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是不变的。 每款数码相机感光度略有不同。 佳能SX30 IS ISO80 100 200 400 800 1600 富士 ISO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3、感光度对摄影的影响 一是速度,更高的感光度能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 二是画质,越低的感光度带来更细腻的成像质量,而高感光度的画质则是噪点比较大,成像质量比较差。 高感光度产生噪点的原因 相机的噪点主要产生于感光元件(CCD或CMOS),当感光元件在接受信号与输出信号时,电路产生的暗电流、高感光度、放大电路等都对影像产生影响,表现形式为图像中本来没有的部位出现了色点 、色斑、 亮点。有点连成片,使人看不见影像本身的细节。它就象音响的音量,音量小时听不到噪音,音量大了就感到了,特别是放磁带,更加明显。 在数码相机上设定能够接受噪点的最低感光度ISO1000, 在这个高感光度下,光圈2.8,曝光时间是1/4s,使用三脚架,已经达到了最大光圈可以允许的最慢速度极限。在这样的拍摄条件下,只为拍摄桂林风光准备了IS100胶片而没有带高感光度胶片的影友就没有办法拍摄。 从数码相机拍摄的画面看,影像的色彩、清晰度、质感和层次,表现不俗。但是可以看出,天空中略略有一些可以接受的噪点,但是毕竟完成了拍摄。数码相机在这种特殊光线下,展示出出色的应变能力。 在新疆拍的胡杨,夜里四点,用灯照亮胡杨,光圈F8,曝光时间3分钟,感光度设定ISO160,启动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 四、色温与白平衡 1、色温(color temperature ) 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 。 当人们使用相机记录身边的彩色影像时,常常发现所拍摄的实际色调与所看到效果像差很大,例如在日光灯下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钨丝灯光下影像会呈现橙红色,而在阴雨天影像又会发蓝,即“灯下不观色”。 色温是表示光源中光谱成分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是衡量光源颜色的国际标准,并不算温度的概念。而是借用一个黑体(全辐射体),从绝对零度(-273度)开始加温,当温度升高到800度左右的时,颜色开始由黑变红,随温度升高,颜色发生红 — 橙 — 黄 — 白 — 蓝一系列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