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作文三步法
小学作文三步法
篇一:作文三步法教案
作文三步法教案
课题:“作文三步法”之感知能力训练(一)——学会感知物
教学目标:
1、全方位调动感觉器官进行感受
2、调动感觉器官全方位进行感受
3、换时换位换情感受
4、根据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重点:调动一切感官全方位感知物
教学难点:根据感知物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方法:三步法
1、理论训练:帮助学生明确全方位调动感官,全面感知事物
2操作训练:通过分析演示例文以及列出的感知提纲训练,进一步掌握感知物的方法
3、成形训练:指导学生根据感知物的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制作好教案并准备好玉树一盆
2、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二、理论训练
1、全方位调动感觉器官感知事物:看、听、嗅、触
(1) 看:物的颜色、物的形状、物的构造以及物体的特点和功能
(2) 听:物的声音(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物的声息(如广告词“肌肤在呼吸”
(3) 嗅:物的气息、物的气味
(4) 触:物体的软硬、冷热、质地、干湿以及手感的细腻、粗糙等
2、调动感官全方位感知——全面感知事物
(1) 感知物的各个部位(上下、前后、内外)——感知物体本身
(2) 感知物的周围附属物——感知物体的外部环境
3、对物进行换时换位换情感受
(1) 变换时间:时间的变化对事物的影响
(2) 变换位置:环境、位置的不同,事物会有怎样
(3) 变换情绪情感:融情于物,即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物体之上
4、说一说:所看见、听见、闻到、摸到的玉树,即同学们感知到的玉树是什么样的
5、比一比:每个人所感知到的玉树形象是不是一样
6、谈一谈:平时所见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自己对玉树的情感如何
7、小结:我们生活的四周有着无数的物体,同学们不仅要用眼睛去观察他们,更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的去感受他们
三、操作训练
1、阅读演示例文《家乡的黄昏》,根据感知提纲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线路
2、阅读训练例文《可爱的小狗》:模仿演示例文填出感知提纲的空白,并参照答案给自己打分
训练例文《可爱的小狗》提纲:
视觉:一个白色绒球、两只黑眼睛和一个灰褐色的鼻子
触觉:小白狗那一身白毛柔滑极了
听觉:小狗追上来,“叮铃铃”的铃声传入我的耳朵、“汪汪”地叫 全方位感受:两只黑眼睛和一个灰褐色的鼻子
换时感受: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小黑狗??等它自己干净了,才爬进窝里蜷缩成一个白绒球
换情感受:临走前,我特意买了一个小铜铃,给它戴上,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奶奶家。
四、成形训练
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及提纲参考,写成感知物的作文
题目:《小猫写真》
提纲:
视觉:黑白相间的绒球,雪白的肚皮,粉红的小舌头
触觉:温暖的身躯
听觉:不停地尖叫
换时感受:当小猫洗澡的时候 动态立体感知---三换
知识目标
学会运用换时、换位、换情的方法对实物进行动态立体感知。
能把自己感知到的东西全面、细致、准确地写出来。.
教学重点:
动态立体感知能力训练。
教学难点:
用三换感知物的过程中要和感知物的其他技能相结合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全方位感知”与“动态立体感知”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两种感知方法来感知物。
2、交流评价法:小组交流、班上交流写作成果,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导过程
1、同学们好,在讲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叶子的小故事。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讨论了这个小故事,见识了一片叶子的力量,今天我们也要上一节和叶子有关系的课。
(出示物品:树叶)
2、复习全方位感知物
二、授课过程
1.换时感知:
刚才,几位同学都描写到了叶子的形状和颜色,老师想问大家,现在是什么季节?
如果是春天叶子的颜色还会是现在这样枯黄吗?那会是什么颜色呢?如果是夏天呢?
也就是说老师想看郁郁葱葱的叶子就必须是夏天。
那如果老师想看到带着露水的叶子呢?(清晨)
那如果老师想看到带着夕阳余辉的叶子呢?(黄昏)
那老师想看到被阳光晒得卷起来的叶子呢?(在阳光下)
如果想看被风吹过的支离破碎的叶子呢?(刮风的时候)
看来,我想看到什么样的叶子,都可以看到。这是为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啊?(变换时间。)
所以说只要变换时间,我们就会想看到什么样的叶子,就能看到什么样的叶子。现在我们找到了第一个答案。还有没有其他答案了呢?
2.换位感知:
刚才还有的同学提到了形状,现在我想问另一名同学你看到的形状和他所描述的完全一样吗?
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呢?(弧线)
有和这位同学所看到的一模一样的吗?
看来,我想看到什么样的叶子,都可以看到。这又是为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完整病历书写模板_0.doc
- 安徽英语中考作文范文.doc
- 宏基因组技术在海洋石油污染修复中的应用_0.doc
-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doc
- 宏观审慎监管:一个文献综述.doc
- 宏观经济增长率 宏观数据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4%.doc
- 官僚行政组织体系.doc
- 定型钢模板重量计算.doc
- 定额模板料.doc
- 宜都市行政服务大厅.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