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传播者第四节自媒体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传播者第四节自媒体资料

第三章 传播者 第四节 自媒体 一、自媒体 二、自媒体的特点 三、自媒体的影响 一、自媒体 新闻媒介1.0:即大家所熟悉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传播新闻的方式 新闻媒介2.0:网络的出现使新闻呈现的形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受众接受新闻途径逐渐向计算机等新科技工具转移,然而此时新闻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仍然维持少数媒介向多数受众传播新闻的模式 新闻媒介3.0:网络点对点(Peer to Peer)的传播方式,加上分享(Share)与链接(Link)这两大特性,造就了博客这样的工具,也产生了无数的“草根发行人”(Grassroots Publisher)。 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的专著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openbook/wemedia/book/index.html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或者叫“个人媒体”)是基于Web2.0平台上开发的多种个人新闻应用的统称,这些应用能为网民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自媒体的特点 1.从广播到互播 广播(新闻由上至下传播):亦称为传输(Transmit)、推播(Push),其中关键的角色是媒体组织(Media Organization),媒体组织控制了新闻的特色,所有新闻在传播至受众之前均经过过滤。 互播(新闻平等互动传播):亦称之为点对点(Peer to Peer)、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的传播,所有参与者均以个人身份参加,并且随时可以更换角色,新闻不经过中间人(Mediator)且未经过滤就直接传播给受众。 高度互动 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 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自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是为零的,其交互性的强大是任何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 2.个性化 题材受限小 “多媒体化” 微内容 微内容是相对于巨内容而言的。巨内容就是传统媒体的主体内容,是体现新闻的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等新闻价值的内容。 微内容(Microcontent)这个概念最早是指一小段包含元数据的文本,有特定的内容。自从出现了Blog之后,微内容的定义加以放大,可以是:一则Blog、一条评论、一幅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电影、音乐、书籍列表等等。 3.参与式 在自媒体上,由于传播的渠道由窗口变成平台而带来传播方式的新特点:传者与受者身份界限被打破、信息的搜索与发布权是主动和平等的、信息的区域界限被打破、信息的表达形式丰富多彩、信息的泛对象化等 4.局限 价值 深度 公信力 三、自媒体的影响 1.把关 每个人充当自己自媒体的“把关人”,信息的内容和质量取决于个体的能力、偏好、传播意图、情绪因素以及自媒体面向的受众群体的喜好。在自媒体圈中,除了传者本人,没有一个制度化的体系负责内容的筛选、编辑。数量庞杂的信息的校正、传递和评价主要通过自媒体间的频繁互动来实现。 传统的媒体形式,几乎都有一套“写作者——编辑——审查者”的内容生产流程,来确保媒体生产内容的公信力和安全性,但对“自媒体”而言,这些角色都由一个人来完成。 一方面“自媒体”因此拥有了更宽松的尺度和写作自由,但另一方面,自媒体作者必须自己拿捏分寸。 由于自媒体都是附属在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各种平台上,某种意义上,平台运营商担任了“判官”的角色——比如,如果内容涉黄,就很可能不能发送给用户。 在中国,平台商通常是通过关键词过滤等技术手段加人工的方式来审核内容,但通常不会与发布者沟通,发布者只能自行揣摩。 2.冲击 自媒体上的信息已成为新闻的重要来源 新闻发生的一瞬间到传播到达为止,中间的阻力会无限接近零,“你见即我见”,视频直播技术和社交分享会把新闻传播推向一个极致。   媒体投入的重点将从采集内容转移到针对用户个性化的筛选和分发,媒体从过去的重点了解事实,将转向重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