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解释 内外向 (E)——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神经质 (N)——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精神质 (P)——并非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特别明显,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掩饰性 (L)——测定被试的掩饰、伪装或说谎,或者测定其人格朴实幼稚的水平。 90项症状清单(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10个因子。 躯体化: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舒适感。 强迫:主要反映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主要反映个人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 抑郁:主要反映抑郁症状。 焦虑主要反映焦虑症状。 敌对主要反映敌对症状。 恐怖:主要反映恐怖症状。 偏执:主要反映猜疑和妄想等精神症状。 精神病主要反映幻听、被控制感等精神分裂症症状。其他:主要反映睡眠和饮食症状。 解释: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需进一步检查 抑郁自评量表(SDS) 适用范围: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 20个项目,四级评分。 结果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面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SAS) 适用对象: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用途 :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不能用于诊断 20项,4级评分,15个正向评分,5个反向评分。 结果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心理评估的 —7W 1、who 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个性特征) 2、what 发生了什么事? 3、When 什么时候发生? 4、Where 在哪里发生的? 5、Why 为什么会发生? 6、which 与哪些人相关? 7、how 事情是如何演变的? 谢谢聆听! 强迫症 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 强迫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种冲突导致患者紧张不安,十分痛苦。 患者知道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是无法摆脱。 神经衰弱 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 活动能力的减弱。 主要特征是精神的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 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及睡眠障碍、头痛、多种躯体不适等症状; 病程迁延,症状时轻时重; 病情波动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疑病症 以疑病症状为主要的临床相的神经症。 患者对自已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 怀疑患了某种躯体或精神疾患,但是与其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合。 医生对其病的解释或客观检查常不足以消除患者固有的成见。 应激相关障碍(五) 应激相关障碍:是指一组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下直接引起的精神障碍,其临床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性体验有密切联系,并伴有相应的情感反应,不脱离现实,容易被人理解。 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2003年“非典”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2008年5.12大地震 1、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心因性反应): 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的短暂的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 1.强烈的精神应激事件 2.精神运动性兴奋 3.精神运动性抑制 4.其他:意识障碍、片段的精神病性症状 急性应激障碍治疗 1、 心理治疗(重要意义) 2、 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3、 环境治疗 应激人群的紧急干预 原则:及时、就近、简洁、紧扣重点 进行紧急事件应激晤谈 时间:在24至48小时之内是最理想;6周之后效果甚微。 目的:应帮助患者尽快脱离应激源,改变与创伤有关的生活环境。 内容:情感宣泄 支持和安慰 调动其内在资源 时程:全程需3-5小时。 随访: 紧急事件后数周或数月进行(非常重要)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数日至半年内)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 1.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必要条件) 事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