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媒体与教学医
第三章 媒体与教学;本章学习目标;第一节 视觉媒体与教学应用;一、视觉媒体的特性;二、非投影型视觉媒体 ;三、投影型视觉媒体;(一)幻灯机;(二)投影器1.投影器的基本构造:投影器也称投影仪,投影器是在幻灯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光学工作原理与幻灯机相似。在教学活动中主要用于课堂展示教学。 ;
(1)透射式投影器
(2)实物反射投影器
(3)多媒体投影器
;(三)投影片数字化制作技术 ;数字投影片制作;(四)视频展示台;(六)、视觉媒的教学运用;2.视觉媒体的方法;3.幻灯投影在教学中应用的几个问题;(2)注意形象与词语的结合: ;(3)刺激物的调节: ;(4)节奏的控制: ;第二节 听觉媒体与教学应用 ;一、听觉理论与听觉媒体;二、常见的几种听觉媒体;(一)无线电广播;2. 无线电广播教学;(二)录音媒体;2.录音媒体的特点与教学应用;(2) 录音媒体的教学应用;(三)激光唱机媒体(CD)媒体;激光唱片;激光唱机;(四)数字音频工作站;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功能;(五)语言实验室;2.语言实验室的优点;3.语言实验室的局限性;三、听觉媒体与教学;(二)听觉媒体的教学功能 ;(三)听觉媒体教学的基本过程 ;(四)听觉媒体的运用原则;(五)听觉媒体的应用方法;(六)听觉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三节 视听觉媒体特性与教学应用;一、电视、电影的教学功能与局限;(一)教学功能;(二)局限性;二、电视摄、录像媒体;1.摄像机的种类;2.摄像机的基本构造;3.视频图像信号处理系统;4.自动控制系统;5.磁记录/重放系统;6.摄像机的使用 ;(1)摄像机操作基本要领:;(2)要想拍出好的素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3)镜头的运动技巧:;(二)磁带录像机;1.录像机的种类;2.录像机的基本结构;三、电视与电视系统;2.电视系统;3.彩色电视的制式; 4.电视频道划分 ;5.电视接收天线;6.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7.卫星接收系统
8.有线电视系统
9.MMDS系统;10.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 VOD)系统;第四节 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二、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三、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超文本的概念可用图3-9来说明。
文本①中的超文本与②中的“超文本”建立有链接关系,中的超媒
体与③中的“超媒体”建立有链接关系,③中的超链接与④中的超链
接建立有链接关系,这种文件就称为超文本文件。 ;;四、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五、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六、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领域;;;八、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种形式;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 合;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的要求及角色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角色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区别;1.理念;2.信息技术的作用;3.范畴;4.目的;5.实施;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