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3somaticvariation细胞工程
Larkin和Scowcroft(1981)提出把由任何形式的细胞培养所产生的植株统称为体细胞无性系(somaclones),而把这些植株所表现出来的变异称之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 从对生物遗传的影响而言,细胞工程技术本身即包含了双重性:遗传稳定性和变异性。 对于单纯的繁殖技术而言,离体培养的技术操作是细胞或组织或个体的不断复制,因而一般来讲其繁殖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细胞工程还有一类技术操作,其目的就在于创造变异,如体细胞人工突变、基因转移、体细胞融合等。这些离体操作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说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从自然界可能要经过几年乃至上百年的进化才能获得的性状,从而加速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一. 离体培养中的遗传稳定性 离体培养的细胞学基础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DNA半保留复制和染色体的均等分裂机制,从理论上可以保证离体培养物在一般情况下的遗传稳定性。 在准确选择培养方式的前体下,离体无性繁殖可以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Phillip等,1994)。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建立了多种植物的无性繁殖体系。 离体培养的遗传稳定性表现的另一个方面是即使发生某些变异,只需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方式进行离体繁殖,即可以淘汰或选择变异、或分离纯合体。 二. 离体培养下变异特点 突变性状的局限性 体细胞变异常以嵌合体的形式存在 嵌合体可能是不同倍性的形式,也有其它类型。 嵌合体必须通过分离培养才能纯化。 影响体细胞遗传与变异的因素 倍性水平:处于二倍体水平上的细胞比处于单倍体水平上的细胞较为稳定 基因型:植物种内基因型间变异频率差异较大。 以分生组织为外植体的再生植株通常可以维持供体植物的典型性,体细胞变异频率很低。 以分化组织为外植体的再生植株容易发生体细胞变异,其频率与分化程度有关。 培养基激素浓度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有一定影响。 激素引起的变异大多为倍性增加。 少数情况下激素引起类减数分裂而使倍性减少。 一般来讲,悬浮培养的细胞较半固体培养的细胞易产生变异。 原生质体培养的体细胞变异大于细胞培养,而细胞培养的变异又大于组织器官培养的变异。在细胞培养中,性细胞培养再生植株的变异要大于体细胞培养的植株。 在因培养类型引起的变异中,不仅有染色体倍性的异常变异,同时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及非DNA水平引起的变异亦相继增加。 由继代次数引起的体细胞变异几乎在各种类型的植物中均有报道。一般来讲,继代时间越长,继代次数越多,细胞变异的机率就越高。 第二节 体细胞变异的细胞遗传学基础 一.DNA核内重复复制 DNA重复复制但不发生细胞分裂,其结果是染色体组数增加,形成同源多倍体。 一些中间类型的倍数性的形成,可能是由于DNA经过重复复制后,在以后的复制中出现非同步复制或核融合所致。如第一次DNA复制没有发生分裂的4n核,在此后的分裂进程中,与正常分裂的2n核发生融合,从而形成六倍体(张冬生,1989)。 近年研究显示,DNA核内重复复制的发生与细胞分裂周期的调控有关。一些进入S期的细胞,在完成DNA复制后不进入下一阶段完成分裂,从而使细胞内DNA值和染色体倍性增加。 玉米胚乳和子叶发育研究显示,DNA重复复制可能与M期的不同CDK活性有关,Larkins等认为,这一机制可能是DNA核内重复复制的重要调控途径。 拟南芥髓组织、成熟叶片以及托叶细胞多倍体发生过程的研究显示,一个在G2期表达的CDK基因CKS1At参与调节了DNA重复复制过程(Jacqmard等,1999)。 Cebolla等(1999)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与Cyclins降解有关的基因ccs52也与DNA重复复制和多倍体细胞产生有关。现有资料显示,DNA的核内重复复制可能涉及到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开启与关闭。 二. 染色体断裂与重组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体细胞变异的另一重要类型。染色体断裂与重组是离体培养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体细胞变异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其细胞学特征是分裂中期出现断裂的染色体片段、落后染色体以及染色体桥,其结果是在体细胞中出现染色体易位、缺失、倒位等多种类型的结构变异。 近年的研究认为,染色体断裂与DNA甲基化程度有关。增加DNA甲基化,亦会引起染色体断裂。分析认为,甲基化程度的增加可能抑制DNA的复制效率,使得DNA复制不能同步,从而造成后期桥的产生和染色体的断裂。 染色体结构变异既可发生在愈伤组织细胞中,也可发生在再生植株中,有时在一些再生植株的有性后代中也能观察到。 产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再生植株一般生长不正常,生活力低下,很难长期生存,因此以保存种质资源为目的的离体培养应尽可能避免这种变异发生,以免造成基因资源流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