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芩升降散治疗肝胆郁热综合症98例论文.docVIP

柴芩升降散治疗肝胆郁热综合症98例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芩升降散治疗肝胆郁热综合症98例论文.doc

  柴芩升降散治疗肝胆郁热综合症98例论文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柴芩升降散治疗肝胆郁热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98例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胁痛、腹痛、胃脘痛、腹胀腹泄、便秘、自汗、癫痫等多种疾病的病人,他们中医辨证均属于肝胆郁热型,治疗用柴芩升降散加味。结果总有效率达到96.9%。结论柴芩升降散加味治疗肝胆郁热综合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柴芩升降散肝胆郁热方剂临床运用 柴芩升降散是取张仲景的小柴胡汤主药柴胡、黄芩合杨栗山的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姜黄组成。近几年来笔者遇到如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胁痛、腹痛、胃脘痛、腹胀腹泄、便秘、自汗、癫痫等98例患者,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皆有口干口苦、心烦急躁、脉弦数等症状。笔者把此类病人称之为肝胆郁热综合症,即中医辨证属肝胆郁热型的疾病。笔者用此方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98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66例,年龄18岁~60岁之间。其中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的有35例,胁痛23例..,胃脘痛15例,腹痛腹泻8例,便秘12例,自汗2例,癫痫3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长15年。 2治疗方法 笔者在患者就诊时如发现患者明显有口干口苦、心烦急躁、脉弦数等典型肝胆郁热症状时,即用柴胡升降散加减治疗;如伴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酌加天麻、钩藤、白蔟藜、龙骨、牡蛎、夜交藤,石决明;胁痛、胃脘痛、腹痛、腹胀、腹泄、嗳气吞酸可酌加青皮、陈皮、川楝、元胡、郁金、香附、焦三仙、陈皮、防风、白术、白芍、黄连、吴萸等;腹胀便秘可酌加腹毛、槟榔、瓜蒌、焦三仙等,汗出可酌加龙牡、浮小麦、生地、麦冬等,癫痫可酌加南星、全蝎、菖蒲、贝母、瓜蒌、琥珀等。随症加减。 每剂药头煎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混合分三次服用。每日一剂。 3疗程及效果 疗程:最短治疗7天,最长治疗3个月。98例病人中症状全部消失的有68例,症状明显减轻的有2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9%。 4典型病案 4.1胃脘痛(肝胆郁热型) 李××,男,46岁2010年3月5日初诊 胃脘疼痛两年余。疼痛每于劳累或饥饿时发作,疼处不移,得食稍缓,口干苦,嘈杂泛酸,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糙黄,脉弦数。此肝郁化热,横逆犯胃,药用柴芩升降散加减:柴胡10克、黄芩10克、川楝子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姜黄8克、大黄3克、黄连6克、吴萸2克、乌贼骨打碎15克。七付水煎服,日一付。 2010年3月12日二诊 诉口干苦嘈杂泛酸减轻,胃脘部仍感疼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滑。 肝胆郁热减而未除,郁热日久侵入络脉,上方加元胡24克、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青陈皮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七付。 2010年3月19日三诊 诉药后胃痛未作,口苦泛酸亦止。舌红苔薄白,脉细滑。柴胡6克、黄芩6克、蝉衣6克、僵蚕8克、焦三仙各10克、元胡12克。三付。 嘱其生活饮食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进餐要定时,饥饱要适度,不要强食辛辣生冷、过咸食物及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食物。 按:此患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多年,平明喜好烟酒厚味。饮食不节,阻碍气机,气机不达,郁而化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肝胆郁火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口苦泛酸嘈杂。笔者用柴胡、黄芩加川楝清泻肝胆郁火,僵蚕、蝉蜕、姜黄、大黄清凉透邪,宣畅气机,通便导滞。随症加用黄连、吴萸、乌贼骨泻火制酸,因患者久病入络,络脉瘀滞,痛处不移,又用蒲黄、五灵脂、元胡、青陈皮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终致患者二便调顺、食眠转佳,胃痛顽疾得以消除。 4.2自汗(肝胆郁热型) 曾某某,女,47岁,2010年3月22日就诊。 自诉上半身汗出1月余。月前开始发现头部及胸以上部大量出汗,汗湿内衣。服用“生脉饮”及多种“止汗药”也不见减少。现在症:胸以上烘热汗出,胸部自觉灼热,心烦懊浓少寐,口苦,胸胁胀满,喜叹息,大便3~5日一行,小便黄,舌红、苔黄厚少津,脉沉细弦数。证属木郁化火、迫津外泄。处方:僵蚕10g,蝉衣10g,大黄3g(后下),片姜黄4g,柴胡10g,黄芩10g,郁金10g,栀子10g,生地15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尽诸症减轻,继服3剂而愈。 按:患者情志不遂,肝郁气滞则胸胁胀满叹息;郁久化火,火热内郁则胸中烦热、口苦,郁火扰心则心烦不寐;两脉沉弦,主气机阻滞;数乃郁火内逼之象。故方以柴胡疏肝解郁;黄芩、大黄清泄郁热;蝉衣、僵蚕、片姜黄、郁金清凉透邪,宣畅气机;栀子以泄火,生地养阴。诸药合用,气机得畅,郁火得泄,火熄水生,大汗自止,烦热自除,故愈。 5讨论 古语:“肝郁生百病。”百病都可由肝郁引起。因此,肝郁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内经》指出:“木郁达之。”若患者木郁而不达,火郁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