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强韧性能控制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a)两相区轧制(≤ Ar3 ) 在Ar3点以下的( g十a )双相区轧制时,未相变的 g 晶粒更加伸长,在晶粒内形成变形带,另一方面,相变后的 a晶粒在受压下时在晶粒内形成亚结构。在轧后的冷却过程中前者发生相变变成了微细的多边化晶粒,而后者因处于回复状态,变成内部包含亚晶粒的 a 晶粒。 双相区轧制材料具有大倾角晶粒和亚晶粒的混合组织。这种包含亚晶粒的混合组织可使强度增大。亚晶粒的形成也有使脆性转变温度下降的效果。 * 铁素体区轧制 铁素体区轧制技术即相变控制轧制,又称低温热机械控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轧制工艺。这一新技术,可以生产出高延伸率的带卷,并具有成本低、生产率高、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已经成为热轧带钢生产工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铁素体区轧制工艺则要求粗轧在尽量低的温度下使奥氏体发生变形,以增加铁素体的形核率,精轧则在铁素体区进行,随后采用较高的卷取温度,以得到粗晶粒铁素体组织,降低热轧带钢的硬度。 IF钢的铁素体轧制,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优异的冲压性能。 * 控制轧制具有常规轧制方法所不具备的突出优点。许多试验资料表明,用控制轧制方法生产的钢材其强度与韧性等综合性能不仅比常规的热轧后的钢材为好,而且也比某些经过常规热处理的钢材为好。 36CrSi钢经控轧控冷工艺和一般轧制工艺后的力学性能比较 * 4.2.2 强韧性的概念 强韧性是指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衡量金属材料强度的指标有屈服极限、抗拉强度等。常用者为屈服强度。 衡量韧性的指标可有冲击韧性和脆性转变温度等。 * 冲击韧性或冲击功 冲击功的大小,一般是用冲击弯曲试验方法将试样冲断时所消耗的功来确定。这样,试样断裂时所消耗的功 Ak可由三部分组成: (1)消耗于试样弹性变形的弹性功 Ae; (2)消耗于试样塑性变形的塑性功 Ap; (3)裂纹出现后,消耗于裂纹的发展以致完全断裂的斯裂功 Ad。 Ak= Ae +Ap+ Ad * 对于不同材料,冲击时所消耗的总功可能相同,但其中弹性功、塑性功和撕裂功三者所占的比例却可能相差很大。 弹性功——是表示材料在开始塑性变形前所吸收的变形能的大小; 塑性功——是表示材料开始塑性变形以后以及进一步发展直到裂纹形成以前,所吸收的变形能的大小; 撕裂功——表示裂纹发展直到完全断裂所吸收的变形能。 * 材料所表现的“韧”、“脆” 若材料的塑性功较大, 则表现为断裂前有显著的塑性变形。 如果材料有很大的撕裂功,则表现为裂纹发展很慢,在断口附近有明显的塑性交形,而且断口为纤维状。 如果 Ak 值相同,但塑性功很小,撕裂功几乎没有,则材料在断裂时,将无明显塑性变形,并且断裂出现后,突然断裂,断裂面为晶粒状,因此表现为脆性断裂。 因此 Ak 值的大小,并不能完全清楚地表明材料的韧和脆。实际上,塑性功、撕裂功,特别是撕裂功的大小,才能真正地显示材料的韧脆情况。 * 冲击值-温度曲线示意图 * 4.2.3 影响强韧性的因素 晶粒的大小 珠光体的数量、大小及分布 Nb、V、Ti等合金元素的作用 * 晶粒的大小 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金属的屈服极限升高,脆性转变温度下降。 * 晶粒越细,晶界越多,对位错运动的阻碍越大(滑移从某一晶粒转移到相邻晶粒) 晶粒越细,晶粒内部的位错源越少 晶粒越细,位错在晶界处塞积而引起的应力集中越小且分散,不容易产生微裂纹,韧性提高 * 珠光体的数量、大小及分布 珠光体为渗碳体与铁素体所组成的混合物。在通常的情况下,珠光体中的渗碳体与铁素体成相间排列而构成片层状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可呈颗粒状,称为粒状珠光体。 一般来说,珠光体的体积百分数增大时,使钢材硬化,从而导致钢的韧性变坏。 * 控制轧制0.8%Mn低碳结构钢的珠光体量,铁素体晶粒直径对脆性转变温度的影响 * Nb、V、Ti等合金元素的作用 铌、钒、钛等合金元素皆与碳、氮有极强的亲合力,能够形成极为稳定的碳氮化物。在钢中都有细化晶粒,提高晶粒粗化温度的作用,并对强度和韧性也各自有其不同的影响。 * 延迟再结晶和阻碍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铌对再结晶的抑制作用甚为明显。在 g 区域内进行热加工时,将会产生应变诱引析出,如析出NbC、V4C3等,这种析出可在受到热加工的 g 晶界、亚晶界上进行。由于这种析出而使再结晶受到延迟。 细化晶粒,提高晶粒粗化温度。Nb、V等合金元素皆有细化晶粒和提高晶粒粗化温度的良好作用(与控制轧制结合)。 产生析出硬化。如前所述,在钢中加入Nb、V、Ti等合金元素后皆可形成碳氮化物。其所产生的强化作用与析出碳化物质点的大小有关。当析出物微细而阻碍位错运动时,可使金属的强度提高。 * 4.2.4 轧制工艺参数控制 温度参数: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冷却开始和终了温度 速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