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晶操作的过程原理及在食品和发酵产物提纯和精制中的应用资料
连续真空式结晶器 间歇真空式结晶器 结晶的原理和过程 4.盐析结晶法:向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以降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而产生过饱和度的方法。 盐析剂的要求:能溶解于原溶液的溶剂中,但不(较少)溶解被结晶的溶质,而且溶剂与盐析剂的混合物应易于分离。 NaCl是常用的盐析剂,在联合制碱法中,向低温饱和氯化铵母液中加入NaCl, 利用同离子效应,使母液中的氯化铵尽可能多的结晶出来,以提高结晶收率。 同离子效应:两种含有相同离子的盐(或酸、碱)溶于水时,它们的溶解度(或酸度系数)都会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如果加入含有该弱电解质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就会使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的效应。 结晶的原理和过程 晶体分析 晶形的测定:X射线衍射 α晶形特征峰:18.1°、 26.6° β晶形特征峰:10.2° 、21.4° 、25.6° 谷氨酸多晶形粉末混合物的X衍射图谱 晶体的分析方法 谷氨酸两种晶形的FT-Raman图谱 α晶形的特征峰:433cm-1、622cm-1、987cm-1、1006cm-1、1181cm-1 β晶形的特征峰:709cm-1、803cm-1、942cm-1、1127cm-1 晶体的分析方法 晶体形貌的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晶体粒度分布测定: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晶体的分析方法 微米级粒径测定一般使用Mastersizer 2000 粒径分析仪。 谷氨酸是蛋白质和肽的结构氨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游离氨基酸。谷氨酸为颗粒状、片状或针状的无色晶体,微酸性,微溶于水而易溶于碱性或酸性水溶液。谷氨酸钠(味精)具有强烈的鲜味,因此谷氨酸是目前生产味精的主要前体物质。 谷氨酸最早于1866年由德国科学家从面筋蛋白中分离得到。1909年日本味之素开始工业化生产味精,主要用酸水解法从亚适量发酵工艺,原料主要以玉米淀粉糖为主,相应的谷植物蛋白中提取谷氨酸然后加工成味精。目前我国使用生物素氨酸提取工艺以“低温等电点结晶+离子交换”法(等电离交法)。 晶体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晶体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等电离交工艺流程示意图 含菌体或除菌后的发酵液,先低温等电结晶、分离得到谷氨酸,等电母液(pH 3.1-3.2)加硫酸酸化至 pH 1.0 左右,上阳离子交换柱吸附残留在等电母液中的谷氨酸,然后用稀氨水洗脱,收集洗脱高流份并回低温等电结晶。 优势:总回收率可达94%以上。 问题:大量消耗硫酸,液氨。产生大量废水,成本高,污染大。 为解决等电离交工艺成本高,污染大的不足,可尝试使用低温等电结晶+蒸发移除溶剂的方法来代替上述工艺。 采用新工艺需要克服两大困难:一是在相对较高的蒸发温度(60℃左右)下如何控制谷氨酸结晶晶习,保证谷氨酸以 α 型结晶形态析出,二是在高粘度、高杂质含量溶液中如何控制结晶晶习,提高结晶速率,控制晶体粒径分布,获得颗粒粗壮、便于固液分离的结晶产品。 晶体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能否以蒸发结晶方式从等电母液中回收谷氨酸的前提是能否获得α型结晶。由于等电母液是一个含有大量杂质的混合溶液,且杂质在母液蒸发过程中与谷氨酸同倍数被浓缩,因此首先需要考察杂质种类及浓度对谷氨酸结晶晶习的影响。 晶体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不同杂质及浓度对谷氨酸结晶晶习的影响 晶体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絮凝除菌后等电母液的蒸发浓缩过程中,母液中含有的残糖、无机盐等杂质与谷氨酸同倍数增浓,导致浓缩后等电母液粘度增加。粘度增大将导致结晶速率减慢,结晶颗粒粒径趋细。因此,在等电母液浓缩结晶过程中,可选择在相对高的温度下结晶以克服粘度对谷氨酸结晶的影响。 晶体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为了克服高粘度对浓缩母液中谷氨酸结晶的不利影响,提高谷氨酸蒸发结晶温度是首选。在 1000 mL 的减压蒸发结晶罐中,分别检验了 48℃、55℃和 65℃三个温度下的结晶效果。蒸发结晶过程中添加母液中理论谷氨酸总量 3%的晶种,控制总浓缩倍数为 6 倍。 晶体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根据X 射线衍射图谱计算,65、55、48℃蒸发结晶获得晶体中 α 型结晶比例分别为 97.55、98.59 和 99.01%。表明在相对室温而言的高温条件下,通过蒸发结晶的形式可以从等电母液中获得晶习主要为 α 型的谷氨酸晶体。即使65℃下结晶,晶体中 α 型晶习的比例仍超过 97.55%。这一实验结果完全突破了已有研究报道认为高温容易得到 β 型晶习的观点。 随着结晶温度提高,粒径分布对数对称分布峰向右移动,中位径(D50)增大,表明晶体颗粒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同时,粒径在 10μm 左右的峰变小,即细晶数量减少,使得变异系数(C.V.)减小,表明晶体颗粒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均匀。 晶体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理论上,提高温度降低溶液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