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纲要》中突出强调: 1.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 探究和认识植物;关爱和研究动物;体验和了解材料;经历探究过程,发现事物间关系;尝试使用工作,体验技术设计;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奇妙;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2.形成安全的探究氛围 允许孩子出错;寻求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接纳孩子们不同的意见、探究方式和发现;给予幼儿激励性的评价。 3.提供有意义的材料 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材料;材料有适宜的结构;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随时扩展和增加材料。 4.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小组探究与讨论;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5.科学与数学融为一体 以幼儿对物体的探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构建初步的数概念——科学探究是学习数的基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了解数学、学习数学——数学成为科学探究的工具。 6.让幼儿感受技术、崇尚科学 引导幼儿关注和发现生活中的科技成果;走向社区,了解社区的民族工艺和技术;尝试技术设计活动。 7.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 从孩子们能亲身感受到的环境问题入手;引导幼儿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幼儿的认识特点 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1.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与科学家一样) 正是因为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所以,没有什么能逃脱他们的注意力之外,尤其是越不知道或越被禁止触摸的东西,幼儿就越想一探究竟或试试自己的想法。听完了有趣的故事,为了知道收音机里谁在说话,他们会设法打开…… 2.幼儿最初关心的问题都是和自然环境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小草为什么是绿的?风是什么?为什么会下雨?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 幼儿通过最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 例如:面对一滩烂泥时,幼儿可能会想知道:如果我一脚踩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泥巴踩起来会怎么样?会不会从我的脚趾缝挤上来?紧接着,他们一脚踩上去,以证实他们的所有想法。下雨之后踩水坑…… 幼儿的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 1岁半的孩子寻找地毯潮湿的原因 1)1岁办的嘟嘟坐在地毯上堆积木,堆高了后就推倒。笑得很开心; 2)当他一边玩时,一边接过妈妈递给他的奶瓶。他玩得很兴奋了,不自觉地将奶瓶推倒在地毯上,果汁溅了出来。 3)无意间嘟嘟把手放在地毯上的那块湿了的地方,他觉得很奇怪。 4)他看看自己的手,看看地毯;再一次去摸湿的地毯。(观察) 5)他站起来再去拿奶瓶,喝了一口,看看奶瓶,回到地毯上,又摸了摸地毯上湿的那块地方。(推论) 6)然后,他故意把果汁溅在地毯上,并用手去摸新弄的潮湿处。(实验——测试他的想法) 7)他又重复了一次上述步骤,于是他笑了 ,喝了两口果汁后,就把奶瓶对着地毯挤弄,地毯上的湿处扩散越大,他越开心,直到妈妈制止。(下结论) 让橡皮泥浮起来 幼儿在尝试着让手里的一块橡皮泥浮起来。 他把橡皮泥团成球放进水里,沉下去了。 他把橡皮泥压成薄薄的饼状,又沉下去了。 他把橡皮泥搓成细长条,还是沉下去了。 他停下来开始思考…… 这次,他把橡皮泥扯成一粒一粒的,结果还是沉下去了。 他开始环顾四周,看见浮在水面上的小船。 他把橡皮泥做成中空的小船,橡皮泥终于浮在了水面上。 1.用原有经验解释事物 原有经验:种子泡在水里能发芽、长大 新的解释:小花瓣泡在水里能长大 原有经验:小朋友喝开水卫生 新的解释:给菊花浇开水 2.表面性和片面性 3.主观性和泛灵论 指南针装置、白天和黑夜的原因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1.0-3岁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2.3-6岁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一)选编原则: (一)科学性和启蒙性 1.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的内涵 科学性和启蒙性是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 科学性是指科学教育的内容要符合科学原理,客观、正确,不允许带有任何宗教迷信色彩; 启蒙性是指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应是粗浅的而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应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 科学性和启蒙性就是在保证科学教育内容正确无误的基础上注重内容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 2.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的依据 幼儿科学教育学科本身的科学性 科学知识的“科学” 科学知识获得的过程的“科学” 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3.科学性和启蒙性的关系 在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践中,少数教师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如认为幼儿无法接受科学知识、科学原理,于是就用一些不恰当的比喻、故事、童话来解释科学现象。 关系:科学性是启蒙性的基础;启蒙性是实现科学性的关键。 实现科学性和启蒙性的结合:将科学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简单、易懂;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点题目(200题)与答案种数.docx VIP
- 本特勒电动汽车平台电池包技术--本特勒BENTELER.pdf VIP
-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远程支付应用 第4部分:文件数据格式规范.pdf VIP
-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pdf VIP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完整版2024.pdf VIP
- 2024年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趣味知识竞赛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docx VIP
- 石油科技成果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ppt VIP
- 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pdf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