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疱疹病毒Herpesvirus.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疱疹病毒 Herpesvirus 一、概述 疱疹病毒科现有114个成员,其中8个对人致病: 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 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 – 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巨细胞病毒(CMV) EB 病毒(EBV)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 – 6) 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 – 7)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 – 8) 疱疹病毒分为三个亚群: ?亚群(HSV–1,HSV– 2,VZV):病毒增殖快,复制周期短;迅速破坏宿主细胞,宿主细胞范围广。 ?亚群(CMV,HHV– 6):病毒增殖慢,复制周期长;宿主细胞范围局限。 ?亚群(EBV):宿主细胞范围极受局限。 1. 形态结构:球形,直径为120~300nm。核衣壳的结构包括双股线形DNA和呈20面体对称排列的蛋白衣壳;核衣壳外有双层脂类糖蛋白包膜,包膜上有小刺突。 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2. 病毒DNA和基因结构 病毒DNA为线性dsDNA,长125~229kb,含 71~208个基因,编码67~197种蛋白。 根据病毒DNA 重复序列的存在及其位置,基 因组可分为A、B、C、D、E、F等6组。B和F 组与人类疾病无关。 3. 除EBV,HHV–6外均能在人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病毒可通过细胞间桥直接扩散。感染细胞与邻近未感染的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4.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可主要表现为: 显性感染:病毒增殖,细胞破坏,出现临床症状。 潜伏感染 :病毒不增殖,也不破坏细胞,病毒与 宿主细胞处于暂时平衡状态。 整合感染:病毒基因组的一部分可整合于宿主细胞的DNA中,导致细胞转化。 先天性感染: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畸形。 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部位: HSV–1 三叉神经节,颈上和迷走神经节 HSV–2 骶神经节 VZV 脑颈或腰神经节 CMV 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EBV B淋巴细胞 HHV–6 B和T淋巴细胞 疱疹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 分离病毒:敏感细胞系培养,观察细胞病变,适用于?亚群。然后用免疫荧光抗体方法检测病毒。 检测病毒基因:PCR方法等。 血清学检测:急性期-IgM;恢复期-IgG。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 HSV 生物学性状 ?有两个血清型:HSV–1和HSV–2。两型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50%,有型间共同的抗原。 ?可在多种细胞中增殖,引起细胞病变。 ?人HSV对动物的感染范围广。动物实验时接种途径不同,感染结果也不同。 单纯疱疹病毒颗粒 单纯疱疹病毒I型 致病性和免疫性 ? HSV的自然宿主是人,在人群中的感染比较广泛。 ? 传播途径:直接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口腔、呼吸道、 生殖道粘膜,眼结膜,破损的皮肤及生殖道分娩时)。 ? 初次感染恢复后通常转为潜伏感染。 ? HSV–1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的感染; ? 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 患病后可获得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对潜伏病毒没有破坏作用。 新生儿疱疹 *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