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苯甲醛丙二酸法制备肉桂酸
苯甲醛-丙二酸法制备肉桂酸 指导老师:赵连彪负责人:包万睿成员:田永伟 朱君明 王生岩 SRTP项目终期考核报告 一、肉桂酸的发展前景及应用 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塑料、感光材料、缓蚀剂、聚氯乙烯热稳定剂、多胺苯甲酸酯的交联剂、己内酰胺的阻燃剂等。目前我国肉桂酸的生产规模很小,据预测,我国仅用来合成L-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就达4000 t/a。目前全球有90多个国家允许使用阿斯巴甜味剂,千种以上饮料含有阿斯巴甜;我国已批准在甜食、谷物食品和饮料中的加入量。我国在2005年的需求量在2000t以上,阿斯巴甜在我国还只是成长期,其需求量将保持在年增长率20%以上。所以发展以肉桂酸相关的产品链产品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二、实验目的 为提高肉桂酸的工业合成的产率,合成新催化剂。 三、试验流程 : 第一阶段:多种肉桂酸合成方法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分析肉桂酸的用途 四、肉桂酸合成方法的选择 1、苯基二氯甲烷法 2、苯甲醛—丙酮缩合法 3 、Perkin法 4 、苯甲醛—丙二酸单乙酯钾盐法 5 、苯甲醛—丙二酸法 五、苯甲醛—丙二酸单乙酯钾盐法与苯甲醛—丙二酸法比对 1、苯甲醛—丙二酸单乙酯钾盐法 本实验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方案:在DMAP与二乙胺联合催化丙二酸单乙酯钾盐。苯甲醛反应得到肉桂酸乙酯,之后再水解得到反式肉桂酸。该方案原料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查阅文献,此方法反应时间较长,且产率仅为61.5%。 2、苯甲醛—丙二酸法 以苯甲醛与丙二酸为原料,经由过程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肉桂酸。上面所说的工艺有操作简单、反应缓和、无污染、产物分离容易、操作方便等优点 。查阅文献,此法产率高达89%。 本实验测得的红外图谱数据如下:IR(cm-1):3 200~2 500、1 685、1600、1 500、1 288、715、690,上述吸收峰位置与肉桂酸吻合,表明所合成产物为肉桂酸。 (2)测熔点:纯粹肉桂酸为白色片状晶体,熔点测定为131~132℃。 九、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收率相当低,平均产率为77.88 %,原来用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到产率为89%左右的肉桂酸。造成产率严重少的缘故原由有很多,实验中出现的错误也很多。造成产率偏低的缘故原由: 1. 由于反应药品量过少,导致反应仪器测定精度不够强,进而导致产率过低。 2.称量药品的时候有可能出现误差,因为电子天秤上有一些潮解了的药物,有可能导致要量的药物偏少,从而使产物偏少。 3.趁热分液时,有少部分晶体析出,减少产量。 4. 滤时有可能造成部分产物损失。 * * ↓ 对比 其优缺点和突破点 ↓ 得 出 最佳合成方案 (苯甲醛—丙二酸合成肉桂酸) ↓ 探求所需新型催化剂 熟悉基础实验操作 (苯甲醛—乙酸酐合成肉桂酸) ↓ 制备目标催化剂 ↓ 目标方案合成肉桂酸(苯甲醛—丙二酸合成肉桂酸) ↓ 实验报告 论文 ↓ 由以上两中方法可以看出,同样的反应活性基团,却合成结果却是不一样的,故选择苯甲醛—丙二酸法合成肉桂酸。 六、对苯甲醛—丙二酸法催化剂的制备 TiO2一PdO介孔催化剂 (钛钯比为100:l)的制备 1、金属氧化物凝胶的制备 将0.5g十二胺、0.20g乙酰丙酮、0.018g乙酰丙酮钯和2.0g钛酸四丁酯溶于50ml 无水乙醇中,搅拌待溶解完全,35℃下缓慢滴加2ml去离子水,继续搅拌3分钟,至溶液变混浊后停止搅拌,静置180分钟后,过滤分离出沉淀物,室温干燥后得金属氧化物凝胶; 2、介孔催化剂的制备 将得到的0.649干凝胶、0.11g尿素、24ml无水乙醇和16ml去离子水转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均匀分散后在135℃水热老化24h。经过过滤,空气下干燥,得到的固体粉末,放入马弗炉锻烧,其中200℃持续焙烧3小时,400℃持续焙烧6小时,得到钛钯比为100:1的复合金属介孔氧化物催化剂。 七、实验操作 1、合成 安装回流装置在25毫升三颈烧瓶中加 入催化剂、苯甲醛和丙二酸,在118℃回流2h 注意控制温度,反应液微沸 。温度过 高,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副反应(脱羧、 聚合等)。刚开始时有可能出现泡沫,会 随着反应进行消失。 2.分离提纯 (1)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将反应混合物冷却, 加入20毫升水浸泡几分钟,进行水蒸气蒸馏, 直到无油状物出来为止。油状物是蒸出的未反 应苯甲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福建福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国电南自110kv非电量保护pst620ud型技术原理说明书.pdf VIP
- 耳念珠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课件.pptx VIP
- 【行业标准】HAD 003-08 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1986).pdf VIP
- DB32T 4987-2024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建设规范.docx VIP
- GB405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pdf VIP
- 2025福建福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T 2117.1-2014 无公害款冬花田间生产技术规程.docx VIP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2009.pdf VIP
- DB21∕T 3908-2024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