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课程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概论课程作业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考查类课程答题本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系、年级 任课教师 张晧教授 考试科目 美学概论 考试日期 评 分 题 目 得 分 一 你读过的孔子关于美的论述有哪些?这些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择要阐述。 二 以一部雕塑作品为例,说明造型艺术寓动于静的美。 三 给你最熟悉的一首唐诗配上一幅图画,阐明其意境美。 四 电影《红高粱》被认为创造了独特的视觉形象美。你的看法呢?请运用相关的美学理论进行论述。 总分: 评卷人: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你读过的孔子关于美的论述有哪些?这些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择要阐述。 答:我读过的孔子关于美的论述有“尽善尽美”。 据《八佾》篇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说文》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可知美、善二词,古为同意。但孔子这里使用的美、善二词,显然不是同一个意思,这种区分实质上是将儒家至善的德行,形象地贯穿到了美学理论中,善表达的是人的内在美,也是理想人格的最终体现;美则是其形式表现,只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是最高境界。 我认为,“美”,应该是从形式和艺术性讲的;“善”,应该是从内容和思想性讲的。因为《韶》、《武》,既是乐,又是舞,也是诗。美是指艺术性高,善是指思想性强。“尽美”,是说艺术性极高;“尽善”,是说思想性极强。孔子一贯倡导、尊奉仁义礼让,而古代传说,尧禅让舜,这自然要被孔子和儒家学派视为“至德”。相形之下,武王伐纣而得天下,在孔子心目中就要稍逊一筹。孔子称颂《韶》“尽善”,叹惜《武》“未尽善”,可能就是指此而言。所以孔安国说,《韶》是“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武》是“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这些话我想也是符合孔子的思想的。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孔子八岁时,吴公子季札在鲁观乐,见舞《韶筲》(亦称《大韶》、《大磬》,简称《韶》),叹为观止,惊乎:“德至矣哉!”正可作为孔子后来赞叹其“至善”的有力佐证。孔子的“尽美尽善”说,表明孔子的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不仅要求文学艺术要美,要善,而且要求要“尽美”、“尽善”。要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从孔子的美学思想必然会发现孔子是肯定艺术的陶冶性情作用,为我们找到了生活中的快乐点,而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也正需要在这种美的体验中,去追求善的理想人格,完善自我,走向成功,正所谓“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人格修养的提高,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应该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以一部雕塑作品为例,说明造型艺术寓动于静的美。 答: 掷铁饼者,大理石雕复制品,高约152厘米,希腊雕刻家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年。 雕塑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的瞬间,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 从雕塑一望而知是表现投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 作者形象地概括了掷铁饼这一运动的整个连续的过程,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使人产生一种发射的联想。铁饼和人头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紧贴地面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整个雕塑给人的印象是:健美、壮重、和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同时掷铁饼者两只手臂的线条和他拖在后边的左大腿的线条联合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其轮廓如同一只拉开的弓,腿和手臂联成一个图案,身体各部分的结构也体现一种肯定和稳固性。紧贴地面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他的大腿和躯干在上边形成了两个彼此相等的对角线。铁饼和人头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雕刻家在一个固定的姿态的空间上表现着时间性,整个艺术形象健美而动人。闻一多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当我《红高粱》时,片都被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色彩的运用是高度风格化的。 红色是太阳、血、高粱酒的色彩。 着力凸显红色,这种红色的基调,将浓烈的红色造型元素融于写意的情绪性场面之中。红绒花,红盖头,红轿子,红兜肚,红高粱,红红的高粱酒,夕阳,鲜血,大火,以及“我奶奶”透过红盖头看到的红色的天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