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芝麻、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⑴前期苗壮。要求根深、叶浓、茎粗、节密,12—15天出苗,主茎高1—2厘米,第二片真叶展开,主根深度25厘米以上,出苗至始花25—30天,主茎高6—7厘米。 ⑵中期稳健。中期包括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①开花下针期25天左右。主茎高21—28厘米,展开复叶14—16片。侧枝长25—32厘米,成针数30—50%。②结荚期35—50天,主茎高35—45厘米,展开复叶18—20片,结果数占单株总果数的60%—90%,果重增长量30%—60%。 ⑶后期不早衰。全期约30—50天,主茎高40—50厘米,保持4—6片完好顶叶,侧枝长45—55厘米。所有分枝不枯不衰。 花生适应在我区大面积种植,因技术措施不到位,平均亩产只163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228公斤低65公斤,增产潜力很大。 花生产量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品种混杂退化,多年来引进新品种少。二是播种质量差,播量不足,田间基本苗不够。三是肥料没跟上。没改变花生不施肥和追肥的老习惯。四是没有进行化学调控,控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五是病害严重,主要是青枯病、叶斑病、枯萎病、锈病。 * 芝麻属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等行业,是我国传统的创汇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是芝麻出口大国,目前市场芝麻供不应求,发展芝麻前景广阔。但是,我区芝麻种植面积2.66万亩,单产78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92.7公斤低14.7公斤。 一是高产良种面积少; 二是施用底肥和追肥的面积少; 三是病害造成严重减产,主要是青枯病、枯萎病、茎点枯病、立枯病。 每一个芝麻品种都有各自的遗传特点和环境适应性,优良品种只有种植在与之相适应的条件之下,才能发挥起自身的增产作用。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进行选择。目前适宜湖北省推广种植的芝麻品种有:中芝10号、中芝12号、中芝14号、鼎芝1号、豫芝四号、豫芝八号、豫芝九号、驻芝八号等。 中芝14号: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2006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全生育期95天,区试亩产172.5公斤,抗(耐)茎点枯病强。 中芝杂1号:中国农科院油料选育,2007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全生育期90——95天,区试亩产179.6公斤,耐渍抗旱、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较强。 中芝12号: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200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全生育期95-100天,生产示范最高亩产161公斤,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较强。 芝麻是喜肥作物,每生产100斤芝麻籽,消耗纯氮7-8公斤,五氧化二磷2——3公斤,氧化钾6-7公斤。 (1)重施基肥。结合整地每亩施用土杂肥2500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硼肥0.5公斤,整地做畦,畦宽1.5~2米,要地平土细、土层深厚。 (2)补施蒴果肥。一般在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开花结果是芝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此次追肥对产量至关重要。 (3)叶面喷肥花期结合病害防治。每亩施用硼肥0.2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60公斤,进行叶面喷肥2~3次,每隔7天一次,促进早熟,增加粒重,提高品质。 适时早播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气候资源,使芝麻开花结蒴和籽粒灌浆都处在温光条件较好的季节,避免了芝麻生育后期遭受低温冷害,提高芝麻籽粒千粒重,减少黄梢秕粒,实现芝麻优质高产。夏芝麻适宜的播期是5月中下旬。播种方法以撒播为主,夏芝麻单杆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每亩8000~10000株,分枝型品种为6000~8000株。 (1)化学除草。播种后,施用封闭药,亩用拉索200-250克或都尔100-1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厢面。亩用乙草胺10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于畦面,可控制杂草一个月时间。中后期除草以锄为主,如遇阴雨连绵不能锄时,可亩用高效盖草能20毫升,或拿捕净100毫升,兑水60公斤,于早、晚喷雾于杂草叶面上,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 (2)间苗定苗。在芝麻长出1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在芝麻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第2次去弱留强间苗。在3~4对真叶时进行移苗补苗。补苗应在雨后或阴天傍晚进行,移植后淋水定根。 (3)清沟排渍。苗期受渍,生长缓慢,植株矮化,开花结夹期受渍,枇粒增多,同时诱发病害。 (4)适时打顶。8月上旬左右,掐去顶尖1~1.5厘米,改善芝麻后期营养状况,消除顶端优势,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进养分向蒴果、籽粒的转移,提高千粒重,减少黄梢、秕粒,提高芝麻的产量和品质。 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