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1—1 我们周围的生物 生物的主要类群 1、生物是指 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2、植物主要分为:藻类植物、苔藓 植物、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 被子 植物〕。 3、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大类: ⑴、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蛇)、鸟类、哺乳类。 ⑵、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有严整的 结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除外)。 2、能够 由小长大(生长)。如蝌蚪发育成青蛙。3、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营养)、吸入氧气呼出 二氧化碳(呼吸)、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排泄)。 4、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繁殖),并把它们的特征传给后代(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亲代与后代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变异),如同一株藤上的西瓜有大有小、花色也不同。 5、对外界剌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如绿色植物的根向 地生长、茎向 光生长;动物有趋向有利剌激、躲避有害剌激的行为(趋利避害)。 6、既能 适应 环境、也能 影响环境。 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因素叫 生态因素。可分为 生物 因素和 非生物 因素。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空气 、 阳光 、 温度 、 水分、 土壤 等 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4、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实施)方案:(略) 。 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实验完毕后将鼠妇放归大自然) 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适应环境: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 剌可以减少 水分的散失;茎 绿色肥厚,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 水分,还能代替叶进行 光合 作用;根非常 发达,能吸收沙漠深处的 水分。又如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在洞穴中 运动;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 钻穴和 呼吸。 2、生物也能影响环境: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 疏松 和 肥沃。 1—3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生物学是研究 生命现象和 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当前,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人口剧增 、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 等。 3、我国著名遗传育种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了 杂交水稻。 2—1 探索生命的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 ①镜筒 ②转换器 ③物镜 ④载物台 ⑤通光孔 ⑥遮光器 ⑦压片夹 ⑧反光镜 ⑨镜座 ⑩粗准焦螺旋 ⑾细准焦螺旋 ⑿镜臂 ⒀镜柱 ⒁目镜 1、取镜:一手握镜臂 ,一手托 镜座。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 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生物材料就越 少;反之。 3、显微镜成 反像、倒像。若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左上移动;若观察标本“6”,则看到的物像为“ 9 ”。 4、调节镜筒升降的部件是: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5、调节视野明暗的部件是:光圈、反光镜。 二、使用显微镜 1、对(对光):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 通光孔;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 反光镜 。从目镜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 白亮 的视野。 2、放:将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 3、压:用 压片夹将玻片压住。 4、降:从旁边观看,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低倍物镜与载玻片 接近。 5、升: 左眼注视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至能看到物像。 6、调:调节 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若要视野较亮,应选择 大光圈和 凹面反光镜;若要视野较暗,应选择 小光圈和 平面反光镜。 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过程)通常包括: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实验、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2、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是:调查、实验、观察等;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是推理、判断。在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要坚持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假设是对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可能的 解释。假设虽然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是 实验,其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方面。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4、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提出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