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藏族丧葬伦理 广西民族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族丧葬伦理 广西民族大学

藏族丧葬文化;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人种属于蒙古人种。中国境内有人口约640万余人(2013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藏族自称“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藏”来自藏语gtsang“后藏”,gtsang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可能是“雅鲁藏布江yar-klungs gtsang-po流经之地”。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塔葬;;贤能大德圆寂后的一种高贵葬仪。有名望的活佛圆寂后,除大规模地诵经作法以外,要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樟脑水、藏红花水等冲洗肠胃,用樟脑水、藏红花水等擦拭尸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灵塔之中,将遗体保留下来。每天由侍守的喇嘛点上酥油灯昼夜供奉。灵塔种类很多,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灵塔的不同等级,是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的。达赖、班禅圆寂后用金灵塔,其他活佛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 ;传说;;;;;火葬;;;水葬;;来源;;第二,水为世界形成的四大元素之一,水葬涵盖有浓重的唯物意识论。人的水葬视水为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也是必须的物质之一。没有水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他们又高居深山峡谷,无法实施天葬,又缺少火葬的基本燃料,实行土葬,经年冰封的高原环境又不适宜,而惟一拥有的是一条或几条长年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选择它来处理尸体是最好的方法。不论从意识形态出发,还是从外在的物质客体出发都符合高原民族的传统习惯。;;第三,水葬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在藏区,不少地方除了以上因素外,在观念深处水葬和远古本教有很多相似的观点。把尸体抛入水中喂鱼,正是对河神的祭祀。在传说故事中的河婆吃人,要求每年定期给河婆抛入童男童女以防河水泛滥成灾是同样的祭祀河神的例子。水葬的形成主要是宗教的因素,后来佛教的传人和本教的某些理论又有相同之处,便将其保存下来。;;;藏区水葬仪式;为了表示悼念,也为了作标记,有的还在水葬地对准的一河两岸,各竖一木杆,将一条白羊毛绳固定在上,使其高悬在河面。为孩儿举行水葬的全过程中,孩子的家人都得自行回避,在附近隐蔽躲起来,或在远距离煨桑点火,默默诵经祈祷。对夭亡儿童大多实行水葬,按民间传统说法,孩子们生性脆弱胆小,害怕火焰和猛禽恶兽,喜欢绵柔光滑的流水,平时喜欢玩水。通过水路可使其不受惊恐地走进轮回之路。而用白毛绳逆水拽拉,是为了探索顺畅的水路,不致使孩童玩水而迷糊方向,故用白毛绳牵引水路方向。;对那些没有亲人的鳏寡孤独或流浪漂泊者,如乞丐、打短工、江湖艺人等、水葬仪式则简单得多,仅仅是作为一种善业而已。对这些人,村落里的人通常只将死者的衣服脱光,抛入河中便算了事。当然也有好心肠且勤于善业的农牧民,如果由他们操作,则将死者固定成“坐化”姿势,举行一番祭奠超度,然后抬到河水交汇的三岔口一带,选个高耸峭立的河岸悬崖,给死者身上绑一块重三、四十斤的石头,从悬崖上抛入河中。经观察未见尸体浮上河面,便可以离开。一些心地善良的老妇,在男人们离开现场后,还会来到水葬河岸,手摇嘛呢经轮,口诵超度经文,为死者祈祷半天,表表自己的心意。 ;;土葬;;土葬是西藏古老的葬俗.青藏高原众多新石器时代墓葬群的考古发掘说明远古时期藏族就流行土葬,到吐蕃时期,土葬成为藏族占统治地位的葬俗.吐蕃盛时,土葬制也发展到顶点,成为藏族最高贵的葬俗,吐蕃王室高大雄伟的瞳摹至今耸立在西藏山南琼结,繁缛的丧葬仪礼.众多的殉葬品,无不显示着当时土葬制的辉煌.但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公元877年吐蕃暴动的平民奴隶捣毁了吐蕃王室陵墓,土葬制度的统治地位被随佛教思想传播而来的天葬所取代。 ;;;;天葬;;天葬的实行与藏传佛教的兴起及印度文化的输入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学者根据汉文史籍《大唐西域记》中关于天竺(古印度) 有“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三日野葬,弃林饮兽”风俗的记载,认为西藏所行之天葬风俗源于印度古代的“林葬”、“野葬”。而不是藏民族祖宗传承的本土仪式。在藏文史籍中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并明确地说天葬之俗是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由在藏区创立希解和觉宇两教派的著名印度僧人唐巴桑杰带来的。据说他在西藏传法时,大力提倡这种葬俗,并亲自到天葬台为死者超度。由于佛教徒们认为把遗体献给鹰,这是一种功德,能赎回生前罪孽,且利于灵魂转世,因而认同了这一葬法,逐渐在藏区流行成为一种风俗。;;虽然“印度起源说”的观点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然而“印度起源说”中的天葬与“弃尸葬法”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弃尸葬法”是仅仅是对尸体野葬之俗,没有深层的宗教文化内涵。而天葬是属于佛教布施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死者将自己最后一点东西———死亡了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