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芯橡胶支座.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铅芯橡胶支座

* 3.3 温度影响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地震区域分布广泛,各地气候条件等差异较大,在对橡胶隔震支座与温度相关的力学性能研究分析方面尚未取得系统研究成果。 由于隔震支座的使用期限不低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地震发生的随机性,因而橡胶隔震支座涉及的温度性能应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外界温度下隔震支座各种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和变化范围;其次是建筑物使用寿命期间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的稳定性;最后是自然火灾或地震带来火灾对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 三、铅芯橡胶支座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隔震支座作为隔震建筑竖向承载和提供水平弹性恢复力的器材,其耐火性能世界各国要求不一。在日本对于隔震支座的耐火能力不作具体要求,但对于整个隔震层的防火要求较高,且隔震层不允许放置物品。对中间层采用隔震建筑,多数将隔震支座进行防火处理,即在支座外附加防火材料,隔震建筑造价会因此而略有提高。我国《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规程中对隔震支座的耐火性能有明确要求,提出用明火连续燃烧一小时,冷却后测定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变化。然而由于明火试验的非恒定性,规程并未规定明火的温度等具体试验措施,仅笼统地规定为模拟隔震支座的使用条件进行耐火试验。 三、铅芯橡胶支座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模拟工程条件进行的燃烧试验表明铅芯隔震支座外周合成橡胶形成的碳化层阻止了外周橡胶层的进一步燃烧,燃烧初期隔震支座温度增加缓慢,燃烧中期及燃烧后期隔震支座温度变化明显增加。燃烧后隔震支座水平刚度变化率为-6.9%,极限压缩应力仍超过规定的90MPa而未破坏。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对使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隔震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时,应充分考虑支座刚度及屈服力的温度因素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 三、铅芯橡胶支座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3.4 恢复力模型 橡胶材料具有不可压缩性,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弹性,橡胶的拉伸实验表明,橡胶比铅芯具有较高的屈服极限。根据铅和橡胶材料的上述力学性能,可以认为,在一定的荷载范围之内,隔震支座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铅芯发生理想弹塑性变形,而橡胶则是始终保持弹性变形。基于这种假定,可以推出一个具有一段初始弹性刚度的双线性滞回曲线。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水平剪切性能曲线 三、铅芯橡胶支座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现有的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模型中,常见的有双线性模型、修正双线性模型、Ramberg-Osgood模型及双线性+RO模型等。双线形恢复力模型是假定橡胶支座为理想的弹性材料,铅芯为理想的弹塑性材料,把铅芯橡胶支座的恢复力模型视为双线性。双线性模型的优点是模型简单、计算较为方便。Skinner、Robinson(1993)研究指出采用双线性恢复力模型进行隔震计算,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近似结果,但对于高度非线性的分析结果误差过大。部分学者提出了修正双线性模型,通过修正橡胶支座的屈服刚度和屈服力来修正普通双线性模型。Ramberg-Osgood模型适用于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 三、铅芯橡胶支座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冯德民(1998年)提出了修正双线性模型与Ramberg-Osgood模型组合使用的BRO铅芯橡胶支座的恢复力模型,即在卸载段和 反向加载段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其他段采用双线性模型。现有的铅芯橡胶支座的剪切恢复力模型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仅在初始弹性段范围内考虑了铅芯橡胶支座的小应变相关特性,当铅芯橡胶支座进入屈服状态后不考虑小应变特性,对屈服荷载及屈服后刚度的修正仅在未经历状态修正,经历后不再考虑,骨架曲线未考虑各加载时程段的不同特点。这使得在复杂的非线性分析计算中存在较大误差。观察伪静力试验所得的滞回曲线看出,橡胶支座的滞回曲线与加载时程密切联系。针对这一特性,考虑铅芯橡胶支座加载时程的应变特性,提出铅芯橡胶支座的“扁环”效应及其恢复力模型。 三、铅芯橡胶支座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何文福提出了铅芯橡胶支座“扁环”效应的概念,并建立了铅芯橡胶支座考虑加载时程应变特性的剪切恢复力的“扁环”效应模型,并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 三、铅芯橡胶支座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3.5 计算模型 3.5.1 LRB恢复力计算模型 大量的LRB的拟动力实验表明,由于铅芯的灌入,LRB的初始刚度K1较RB的刚度Kr有较大的提高。当铅芯屈服后,其第2刚度K2趋于RB的刚度KR,从而可获得比较饱满的滞回曲线,达到耗能的目的,其滞回特性可由图1所示的双线性模型来描述。 图1中,Qy为铅芯屈服力,刚度K1与K2和Qy有关本文按下式确定: 式中,W为支座的竖向设计承载力。Qy/W可以认为是反映LRB的橡胶用量与铅芯用量之比等因素的一个综合设计参数。 三、铅芯橡胶支座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