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姓名:张杰 部门:研发部
低表面掺杂浓度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
2011-8-6
引言
为什么选用低表面浓度
常规方阻与高方阻电池特性对比
如何实现低表面浓度的优势
低表面浓度电池的性能测试
为了提高太阳电池对太阳光各波段的吸收,太阳能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提高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
其中提高短波响应的方法主要有扩散浅结、 在电池片光照面制减反射膜等。扩散浅结可以减少 “ 死层” 的影响,增加光生载流子的收集率,提高短波响应。SiNx耐磨且疏水性好、减反射效果好,而且有很好的表面和体钝化作用,可使硅表面复合减少,从而有效地提高电池顶层的短波响应。
本文主要是围绕扩散浅结这一方向展开研究,通过方块电阻和正面网版图形的搭配实验,达到提升电池片转换效率的目的。
方块电阻的探讨
浅结
轻掺
深结
重掺
d ρ
高方阻
低方阻
为什么选用低表面浓度
表面掺杂量与少子寿命的关系
随着表面掺杂浓度的增大,少子复合损失增多,少子寿命迅速下降。
备注:
陷阱复合: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会在禁带中产生允许能级。这些陷阱能级引起一种很有效的两级复合过程。
俄歇复合:碰撞电离效应的逆过程。
辐射复合:光吸收的逆过程。
为什么选用低表面浓度
此图为光吸收71%时,最大的死层厚度与截止波长的关系,当死层厚度越小,短波端截止波长越短,所以浅结可以展宽短波段的光谱效应。
结深与死层的关系
常规方块电阻电池特性
常规方块电阻
35-45
相对深结
缺点:表面和顶区复合损失大,短波光谱响应差
优点:电极烧结条件放宽
相对高的表面浓度
缺点:死层厚,表面复合损失大,短波光电转换效率低
优点:电极欧姆接触好,串联电阻小
高方块电阻电池特性
如何实现低表面浓度的优势
验证(44根细栅,线宽100μm)
目标方阻
实际方阻
平均值
35
41
41
42
41
41
41.2
41
41
42
40
40
40.8
45
48
49
49
48
49
48.6
48
49
49
48
48
48.4
55
57
59
58
58
57
57.8
58
60
59
57
58
58.4
65
65
66
66
64
64
65.0
65
68
65
64
64
65.2
A组
Pmpp
Uoc
Isc
Rs
FF
Ncell
35
2.667
0.625
5.526
0.005
77.22
0.1723
45
2.705
0.627
5.576
0.005
77.36
0.1747
55
2.693
0.63
5.636
0.007
75.85
0.1739
65
2.686
0.631
5.702
0.008
74.66
0.1735
如何实现低表面浓度的优势
改进方案(54根细栅,线宽90μm)
54线网版细栅宽度:大约90um
44线网版细栅宽度:大约100um
理论上两种网版遮光面积相差:
(54*90um-44*100um)*123mm=56.58mm2
实际上两种网版遮光面积相差:
(54*100um-44*110um)*123mm=68.88mm2
实际遮光面积差占整个面积的0.445%,对电流具有一定的影响。
如何实现低表面浓度的优势
验证(54根细栅,线宽90μm)
目标方阻
实际方阻
平均值
35
38
35
34
36
35
35.6
36
38
35
36
37
36.4
45
45
46
45
43
44
44.6
45
46
46
47
44
45.6
55
53
52
51
53
54
52.6
54
55
55
55
56
55.0
65
63
64
61
60
63
62.2
62
63
66
63
61
63.0
B组
Pmpp
Uoc
Isc
Rs
FF
Ncell
35
2.701
0.625
5.538
0.004
78.05
0.1745
45
2.711
0.628
5.591
0.004
77.21
0.1751
55
2.738
0.631
5.652
0.005
76.78
0.1769
65
2.760
0.633
5.715
0.007
76.28
0.1782
改良前后电性能对比
FF降低主要是因为表面薄层电阻的增加,增大了Rs。
低表面浓度电池的性能测试
量子效率
低表面浓度电池的性能测试
EL测试
方块电阻65Ω/□
方块电阻35Ω/□
方块电阻45Ω/□
方块电阻55Ω/□
实验总结
方阻越高,需要越密的栅线与之配合,才能发挥出高方阻低表面浓度的优势,这其中有两个难点,其一是高方阻均匀性的控制,其二是银浆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银浆的导电特性、粘度等,使之适合密栅高方阻的印刷烧结。
通过实验,65欧方阻与54线网版较匹配,45欧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