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doc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摘要:如果说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宝库中是一座伟岸丰碑的话,那么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当之无愧的是丰碑之巅,光彩夺目,照耀千古。范宽画山创造性地以一种短条子皴结合点簇的笔法表现山的质地。他存世的作品虽不多,从现有几件作品看,足见其艺术功力之深厚。范宽有句山水画名言:“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道出了中国山水画古代美学规律。   关键词:点子皴;范宽;平远;脉络;画面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42-01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绢本浅设色,纵206.5厘米,横103.3厘米,现存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双拼绢的大山水画,迎面耸立的主峰,堂堂正正,占去五分之三的位置,逼迫在眼前。山骨嶙峋,坚硬挺拔,都是用雄健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郭和石纹脉络,并用密密麻麻的“点子皴”表现山石坚厚的质感,浓黑的墨点点出山上的灌木林,山石间缝深处,一线清泉宛转而后直下,给整个画面带来清新的生机不息的活力;画面下方的三块岩石很有意思,它们并非呆呆地堆在那儿,而是错落有致,彼此呼应,一块向右,两块向左,既稳重可靠,又富于变化。山下各色石树,山溪古道蜿蜒,商旅和殿阁布置得井然有序。   山顶生长的丛树以浓墨勾枝,经过层层密点,表现出丛林苍翠茂密的特征。单独看来,略显细密,但整体看来,却风格一致浑然一体。让你感觉这树就从这样的山峦中长出,与这山是密不可分的。全然不似有些山水画作品,山是山树是树,彼此分离。整个山顶也并非浓黑一片,在山岩与丛树的有机组合中体现着别样的韵致,极富层次感。明代的董其昌,从来都坚持绘画应以淡、柔为根本,但当他见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后,他也不得不称赞范宽的山水画为“宋画第一”。   对于范宽的画,后人不仅有赞颂,也有对其不足的批评。《圣朝名画评》的作者刘道醇认为“树根浮浅,平远多峻”。北方的山水多石少土,树根往往从石隙中生出,再加上范宽晚年之画“用墨太多,土石不分”(米芾《画史》),在刘道醇看来,坚硬的石头与泥土在范宽画中没有多大区别,当然会显得扎根不深,“树根浮浅”。不过,范宽所画之树“形如偃盖”(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观者看树自然会产生向下的重力感,觉得树根深入土中,还是很牢固的。“平远多峻”,这或许是自然条件的限制,范宽常在终南山、太华山写生,那里地处秦陇高原,多高山峻岭,少丘陵山坡。如果画家选择用平远的构图来表现,颇有不便,不如用高远、深远构图来得恰当。“树根浮浅”也罢,“平远多峻”也罢,都是白璧微瑕,不足为怪。   范宽的山水在北宋就受人推崇,到了南宋更是深人人心,南宋初期的李唐好学范宽,其后的马远、夏跬“又法李唐,故其形模若此”,元代倪云林在《清?s阁集》中说,南宋的山水画几乎全部出于李唐一系,从中可看出范宽在南宋的影响之深之广。“元四家”、明代浙派乃至吴门的唐寅,都无不受范宽的影响,清初“金陵画派”之首龚贤,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都善于从范宽的山水中吸取营养。   范宽的画对后世影响深远。人们称他的画为“百代标程”。徐悲鸿对他推崇备至,我引用他的话来作为对该作的评价:“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全幅整写,无一败笔。北宋人治艺之精,真令人倾倒。”      参考文献:   [1]邬建.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J].中原文物,2006(4).   [2]谢锦华.范宽的笔墨与意境――以〈溪山行旅图〉为中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   [3](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辽宁电子图书有限公司,2003.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