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台发展策略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台发展策略探究

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台发展策略探究   【摘 要】全媒体时代悄然到来,对于传统广播电台是机遇也是挑战,广播电台应当主动完成与互联网的融合,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节目观念,进而建立起产品观念,将节目的播出视为产品的输出,真正提高对于“用户”即受众的重视,建立起完整的反馈―收集―修改的节目提升模式,并逐步将用户转?为粉丝,完成广播电台的整体转型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电台;用户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43-01 网络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正在以其极大的包容性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广播电台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络的影响,打造广播艺术品的时代已经远去,如何把被各种信息源引流的受众关注点吸引到广播上来,不仅仅是广播未来发展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这已经成为广播在这场变革中生存下来的基本保证 现今的媒介环境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电视媒介时代到网络媒介时代的转变,正在逐步走向全媒体时代。现在大部分广播电台的形式在全媒体时代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拥抱互联网并从中借势促进自身的发展是广播电台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真正与互联网结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与互联网主动融合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广播电台的生存空间,但是这种侵蚀也给广播电台敲响了警钟,如果继续限制于广播电台本身,消亡是迟早的事情。与其静待自身消亡,不如主动与互联网寻求融合,借助其对时间和空间的突破性完成广播电台的一次转型。网络电台就是其中比较理想的形式,随着国内荔枝FM、蜻蜓、喜马拉雅等应用的兴起,这种新的收听方式已经初步在年轻群体中打开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喜马拉雅FM已发展2.5亿手机用户,2000万车载、穿戴、音响智能设备用户,每天累计播放8000万次,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音频分享平台。这样的听众数量是广播电台媒体无法做到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荔枝、蜻蜓、喜马拉雅等网络电台能够完全取代传统广播电台,原因在于网络的存在已经使信息的传播提升到极限,完全实现了实时到实时的播出和接收,信息传播的快慢不再是媒体争夺的高地,节目内容的质量恰恰是更加重要的部分。而传统广播电台因为人员的专业性配置以及以老带新的人员年龄分布,既保证了制作节目的经验需求又保证了对新兴事物的敏感度,这恰恰是优质节目输出的保证 因此,完成传统广播电台与互联网的融合十分重要,传统广播电台也应该主动寻求与网络媒体的合作,从信息采集者、节目制作者、节目播出者的复合角色中脱离出来,利用互联网的庞大用户群体,辅以相应的技术手段完成信息采集的部分;将节目播出者的角色转移给网络媒体,进而辐射更多的用户群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节目制作这一环节上来,完成复合角色到节目制作者的转变 二、“节目”到“产品”的观念转变 此外,现今的广播电台应当完成“节目”到“产品”的观念转变,以往对于节目的认知往往在艺术品的层面,整个节目的策划、设计、播出等各个环节缺乏系统的、量化的评定,一个节目的如何设计往往取决于节目制片人的感性认识和自身经验的复现。而把节目当作产品来做,最大的转变自然是对受众的重视程度的变化。一个产品从研发到投入市场,贯穿始终的就是用户体验,将这一核心点移植到广播电台节目制作中同样适用。节目设计之初应当建立在对于受众分析的基础之上,广播电台节目依托于各个频率,而频率的目标受众就应当是节目设计的受众分析样本,对受众群体的分析和调研之后,结合现有节目样态完成节目的初步设计;节目完善环节也同样应当建立在对于受众的再认识基础之上,从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节目宣传设计到节目内容安排都应当有相应的数据支撑。最后节目正式播出,也应当注重对于听众的意见反馈,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对受众反馈进行即时收集,对核心问题进行提取,一旦数量级突破设定限度,就应当对节目进行调整,完成对节目的升级改造 三、注重粉丝效应 要想保持受众对节目的持续关注和使用粘性,除了要将节目打造成受欢迎的产品以外,还应当逐步把用户转变成为粉丝,进而完成对使用粘性的建造。这就对广播电台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完成对基本节目内容的播报之后,打造个性化的主持人形象与风格。这种个性化既体现在主持人的语言上,也体现在主持人与节目内容的互相影响上,但是最终应当体现在有理想价值、有理性力度的“视点”上。新的形式会随着受众兴趣阈值的提升逐渐落后,而真正有价值的观点则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如互联网红极一时的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形式单一,甚至连内容都有迹可循,可是凭借主持人罗振宇的观点输出也聚集了大量的粉丝,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利润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广播电台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期,能够抓住机遇完成对自身的改造才是在未来继续生存并且持续发展的基础 作者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