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儒学道统谱系衍变.docVIP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儒学道统谱系衍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儒学道统谱系衍变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儒学道统谱系衍变   摘要:“道统”由中唐时期的韩愈正式提出,是唐代儒学复兴运动的重要内容。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儒家道统观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从尧、舜到韩愈的儒学道统谱系正式确立了。随着这一正本清源过程的完成,儒家思想的脉络基本理清,正统观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衍生出皮日休的“师儒道统”,陆龟蒙、朱阅、林慎思的“融合道统”,司空图的“致用道统”,牛希济的“文章道统”等,不同的道统谱系反映了唐末五代十国儒学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唐末;五代十国;儒学;道统谱系 中图分类号:B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100-05 一、引言 韩愈在《原道》中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韩愈的道统从尧开始,继之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最后以孔子、孟轲结束。韩愈道统观的重大意义是其开始尝试解决道统中人物的身份问题,把道统与治统初步分离开来,使道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道”统系。“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周公以上的道统人物都是君主,其传道是以政令天下的“事”的形式开展的;周公以下,孔、孟的身份是臣,这决定了他们无法将自己的政治主张贯彻为“事”加以实行,而只能以私人讲学的形式传道。虽说“事”与“说”都是道统的传承形式,但在周公之后,道统的延续就不得不依靠孔孟式的“说”,即讲学来进行了 韩愈的道统说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他的道统谱系为时人广泛传播,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更多儒者接受了韩愈的儒家道统观,其中皮日休、陆龟蒙、朱阅、林慎思、司空图、牛希济等人还在继承韩愈道统观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新说,他们充实、丰富了道统的内涵,共同推动着儒家道统谱系的发展 近年来学界对儒家道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韩愈以及宋代二程、朱熹等人的道统观与道统谱系,对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道统思想关注较少。相关的研究文章主要有陈启智的《论皮日休、柳开的儒学与道统思想》①,赵荣蔚的《皮日休尊儒重道思想的时代内涵》②,以及李?B平的《作为新儒家承前启后中介人物的皮日休》③。陈启智的文章分别阐述了皮日休与宋代柳开的道统思想,并指出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赵荣蔚介绍了皮日休对周孔之道的思想继承和政治实践;李?B平分析了皮日休道统对韩愈道统的补充以及对宋人道统观的启发。除此之外,尚未见到更多关于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道统观的研究文章。笔者认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道统观的发展,是韩愈道统观向宋儒道统观过渡、转换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但目前学界对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道统观的研究仍然相当欠缺,这一问题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皮日休对韩愈道统谱系的取舍:“师儒”与道统的真正合一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魏晋以来的门第士族统治被多年战乱、军阀割据以及社会动荡所瓦解,新兴的寒门庶族阶层乘势崛起,以主角的身份登上历史的舞台。大变乱推动了制度的更新以及权力结构的重组,也带来了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变革。唐末儒者皮日休的道统观就是这一时代风气的真实反映。皮日休对道统谱系的完整表达见于其《襄州孔子庙学记》与《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两篇文章。④皮日休的道统顺序依次为尧――禹――孔子――孟子――荀卿――王通――韩愈。皮氏的道统谱系极具平民化色彩,他把平民身份的荀子与王通列入道统人物中,却将舜帝、商汤、文王、武王以及辅佐成王而摄政的周公摒除在外。在《襄州孔子庙学记》一文中,皮日休还把圣人分为三种,即帝之圣者(尧)、王之圣者(禹)与师之圣者(孔子),这样,皮日休的道统人物就包括两种身份:帝(王)与师,其中符合帝王身份的只有尧与禹两人,而孔子及其之后的道统人物都是有道而无位、仅仅传道授业的师儒,与韩愈相比,皮日休将其道统谱系中的“师”增加至五人,使得师儒成为道统的主干 在以上两篇文章中,皮日休对孟子、王通、韩愈这几位布衣师极尽赞美之能事,他把孟子说成是经史嫡传,甚至提出,凡违于孟子者必不合经史。为此,皮日休还专门上疏朝廷,请求以《孟子》作?榭凭倏际阅谌荩?《唐会要》载:“咸通四年二月,进士皮日休上疏,请以孟子为学科。”⑤由于有唐一代尊奉道家,科举考试设有道举,士子习老、庄、列子之书,不学《孟子》,而文宗太和年间,诏刻《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b粱传》《论语》《孝经》和《尔雅》等十二经立于国学⑥,也未列《孟子》,皮日休请将《孟子》列入学科,这是把《孟子》直接视为经书了 皮日休的谱系里,孟子之后接续道统的是文中子王通。皮日休之前,已有刘禹锡称赞过文中子,《唐语林》卷一云: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