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律-刑法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 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也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刑法规范在根据其内容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 (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是指犯多重的罪,就应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 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它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属地管辖权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1) 领域: (2) 犯罪地: 属人管辖权(中国人在国外犯罪) (1) 最高刑为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2) 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 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 (1) 外国人所犯之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须为3 年以上有期徒刑 (2) 外国人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法律也应受刑罚处罚 普遍管辖权 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犯罪 (二) 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时间效力 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1) 生效时间: (2) 溯及力: 犯罪构成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2014年云南省玉溪市)犯罪的构成要件中的核心要件是()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的主观方面D.犯罪的客观方面 答案:D (一) 犯罪主体 自然人 (1)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①年满16 周岁②间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时③醉酒的人 (2013年山东潍坊)依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负刑事责任。 A.应当 B.应当减轻 C.应当加重 D.根据犯罪情节 正确答案:A (2)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①不满14 周岁的人②精神病人 (3)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烧杀奸抢,商贩爆头),应当负刑事责任。 (4)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 周岁不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已满75 周岁的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为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周岁是从生日第二天起算,如张某过16周岁生日,生日当天参加盗窃,第二天又参与抢劫,盗窃不追究责任。) 单位犯罪 一般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 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 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 且刑法明文有规定的犯罪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双罚制(2) 单罚制 (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和过失。 犯罪故意(1) 直接故意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 间接故意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015年5月山西省直事业单位)果农胡某为防止苹果被盗,在果园周围私拉电网,导致周某偷果时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胡某对周某死亡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 解析:胡某对自己私拉电网可能会造成人死亡持“放任态度”,因此属于间接故意。 (2014年6月江西南昌市)甲预谋杀乙,使在乙的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对丙的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简介故意 D.直接故意 答案C 犯罪过失 (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 A.法律有规定的 B.情节严重的 C.造成重大损失的 D.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 解析: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为原则,过失犯为例外,对于过失犯,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才予以刑事处罚。答案A (1) 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2) 过于自信的过失 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2013年江西省南昌市)甲在开车时打了个喷嚏,不小心使方向盘失去控制,于是车冲向了路边的电线杆,将电线杆撞倒,导致一家酒楼供电中断了3小时,则甲的行为() A.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B.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 C.属于意外事件 D.构成交通肇事罪 解析:《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打喷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