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二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2016.9.28】试卷.doc

高二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2016.9.28】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11年9月14日新华社报道 由爱尔兰、希腊开始的欧元区债务危机,正在欧洲各国不断“发酵”。任何一点相关的风吹草动甚至流言蜚语,都可能随即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有所反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材料中显示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会影响到全球金融市场,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B.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作为区域,欧元区与欧元的流通区最大的区别是(  ) A.有明确的区域界线 B.区域内部的相似性明显 C.与其他区域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D.城市化水平高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结合下图,完成~题。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4.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A.a—b—c? B.b—c—a C.c—a—b? D.b—a—c 上帝赐予了枣庄太多的自然资源……家家户户锅底烧的全是煤,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煤烟的味道。到了晚上,黑暗的夜空下一片火海,大大小小的炼焦场火燃冲天(铁牛《煤城怒火》)。据此回答5~6题。 5.文章描述的区域(  ) A.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 B.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 C.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 D.区域是相对开放的 6.文中的枣庄处于区域发展________阶段(  ) A.区域内部差异大 B.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多 C.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D.不平衡的加速发展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支援内地属于(  ) A.对口人才帮扶 B.招商引资 C.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 D.东部与西部地区企业的合作 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西部地区合作明显加快,主要表现有(  ) ①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②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速度加快,东、西部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③在东、西部地区的合作中,科技、人才和信息的交流不断增多  ④边境贸易十分活跃,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D.②③④ 9.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东部许多企业纷纷到中西部设厂发展,下列属于此现象成因的是(  ) ①中西部优越的自然环境 ?②东部地区出现资源供求紧张,地价上升  ③优惠的政策条件 ?④中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回答10~11题。10.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1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读川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2.与图中甲经济区相比,乙经济区特点是(  ) A.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B.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商品率高 C.人口密度小,迁入人口多 D.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中国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要严格限制高碳产业。据此回答13~14题。 13.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  ) A.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 B.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 C.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 D.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1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②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  ③要警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  ④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