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品味::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 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 邹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纳赏后齐国的三变。 思考玩味 讨论: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齐威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 邹忌:有自知之明、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忠诚 9、这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哪些体会? (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邹忌自身角度) (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指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邹忌勇于进谏角度) (3)、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采纳, 提高建议效果。(邹忌进谏方式) (4)、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齐王角度) 学法总结:让思维辐射不同的角度 一、通假字 1、孰视之 (仔细) 2、邹忌修八尺有余 (又) 二、词类活用 1、群臣吏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作状,当面) 2、吾妻之美我者 (形容词意动,认为… 美/以…为美 3、闻寡人之耳者 (一般动词的使动,让…听到) 知识点归纳 三、古今异义(古/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修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自私 3、能谤讥于市朝 指责/诽谤、恶意中伤 4、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处所、地点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国君自称/独夫 学法总结:善于实词的积累 中考链接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采.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成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敷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____ (4)卒得反国? 反: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进???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过??? ??②及鲁肃过浔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3)吾知所以亡矣。 译文: 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 原因: 齐威王有象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 启发 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及时改进自己的错误 学法感悟:分别站在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角度考虑,力争要点全面 自古进谏知多少? 自古以来,很多谋臣良将,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