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 灶王爷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 王爷的嘴唇上, 叮嘱他上天言好 事,下界才能保 平安。 送灶王 换 门 神 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 春节习俗 炒年货 吃腊八粥 买糖果 换门神 备食物 宰牲禽 挑绒花 拜新年 除夕守岁 送灶王 时 间 顺 序 条 理 清 晰 预热 增温 红火 发烧 3.观摩了这十项过年的活动,你们最想参与其中的哪些活动?请同学们参照课文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4.探究:从作者家乡过年的场面看我们民族过年的习俗,除了欢天喜地的饱尝一年的劳动成果外,在隆重火热的气氛中,还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小组讨论后发言。 1、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 2、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3、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5.让我们带着那美好的期盼,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小节。 6.阅读课文其它几段,探究: (1)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第一段列举二十四节气有什么作用?(背上二十四节气歌) (3)第三段当中哪些词最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的感受? (4)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可否删去?为什么? 开头以二十四气节衬托春节,尽管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把春节置于第一节的地位。 结尾段点题: 本命之年忆往事。昔日大年,含义丰厚,充满了热烈、纯真、虔诚、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回顾起来,身心轻松,童心复萌,有返老还童之感。文章结尾,余味不尽。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纵观全文,说说: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作者写作本文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课文主体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3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借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 作为炎黄子孙,应知道民族风俗,祖国的传统,引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表达对于童年生活的热爱。 显示气氛渐浓的词语: ???? “预热” —— “增温” —— “红火”——“发烧” ?? 课文按时间推移,按照气氛渐浓的 顺序,通过 件事,具体描绘了 的火热景象。??? 家乡过年 十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舞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 对于中学生而言,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不仅能培养进取精神,更使得校园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从背诵古诗词做起,多读多看,并做义务小宣传员,让传统文化走向社会,为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努力! 有人说,过年忙碌又累人,而且铺张浪费,在新时期,过年已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可以取消这个习俗了。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来。 议一议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舞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 对于中学生而言,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不仅能培养进取精神,更使得校园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从背诵古诗词做起,多读多看,并做义务小宣传员,让传统文化走向社会,为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努力! 中国传统节日 时间(农历)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4 月5日(公历) 五月初五 七月初七 七月中旬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12月22日(公历) 十二月初八 大年三十 节庆名称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元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 腊八 除夕 内容 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元宵灯会 祭祀祖先为主 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中国的情人节 鬼节 赏月、吃月饼 登山 吃腊八粥 中国人的“过年”、吃年夜饭 众里寻他千百度, 春城无处不飞花, 路上行人欲断魂。 爆竹声中一岁除,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万古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