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方点评—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建立标准 评价正确用药的指标 (运用循证医学) 使用:正确的药品适应证,无禁忌症 选择:适合临床症状的药品 剂量:适合于临床适应证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 给药方式(尤其是注射) 相互作用:无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及药物与实验室之间的相互作用 * * * 建立标准 评价正确用药的指标 (运用循证医学) 准备:包括准备使用药品的步骤 应用:包括调配和用药的步骤 患者教育 (书面指导和口头指导) 监测用药 (实验室检查) 患者治疗结果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药房管理指标 (正确支出, 记账) * * * * * * * * * * * * 合理的疗程 中医治病是很重视“合理的疗程”。 中医理论自古以来强调用药物治病应“中病即止” 《素问》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 * 合理的疗程 很多的中成药含有一些成分如砷、汞、铅等重金属,马兜铃酸等,并不产生急性中毒症状,而是通过长期用药后产生蓄积作用,当在体内蓄积到一定的剂量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应用中成药应控制合理的疗程,不可长期服用 * * 震惊中外的马兜铃酸事件就是长期用药造成的 比利时中毒的患者错服广防己平均时间长达12个月。国内临床有患者长年服用如龙胆泻肝丸,最长20余年。 国内外的药理试验用量均超过《中国药典》用量的20~50倍。 国内外的药理研究也表明:导致肾衰的主要罪魁祸首是马兜铃酸,该成分在人体内具有蓄积毒性 * * 点评用药证候禁忌 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属于凉开宣窍、醒神救急之品,主治中风、热厥、小儿急惊风,用于心肝有热、风痰阻窍所致的高热烦躁,面赤气粗,舌绛脉数,两拳紧握,牙关紧闭的热闭神昏证 若见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属于寒闭神昏者,则应禁用本药,应选用温通开窍的苏合香丸 * * 点评用药证候禁忌 半夏止咳糖浆、桂龙咳喘宁胶囊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对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者不宜应用 蛇胆川贝胶囊、川贝枇杷露、复方枇杷膏主治风热或肺热咳嗽,对于寒症亦不适用 荆防颗粒、扑感片、伤风感冒颗粒用于风寒感冒,禁用于风热感冒 银翘解毒片、三金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适用于风热感冒,对于风寒感冒不适用 * * 点评用药妊娠禁忌 某些药物因损害胎儿或对孕妇有不良影响 凡具有通经祛瘀、行气破滞、泻下逐水作用以及有毒性的药物大多都是禁忌药 禁用:坚决不能用 忌用:原则上不能用 慎用:必须谨慎使用。以不用为好,但若有必要,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使用 * * 点评用药妊娠禁忌 禁用药物:牛黄解毒片、木瓜丸、小金 丸、小活络丸、冠心苏合丸、益母草膏、当归龙荟丸、再造丸、痛经丸、跌打丸等。 忌用药物:三黄片、大活络丸、云南白药、梅花点舌丹、清宁丸、紫金锭等 慎用药物:黄连上清丸、安宫牛黄丸、防风通圣散、附子理中丸、伤湿止痛膏等 * * 处方点评应关注毒副作用 中药不良反应呈急剧攀升趋势 自1915~1994年间110种医药期刊有关中药中毒和不良反应的报道病例6061个 上世纪50年代之前仅26例 1991~1994年3273例 * * 处方点评应关注毒副作用 从2001年11月到2006年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7种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 2001年 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 因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并导致多位患者死亡 2002年 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2003年 鱼腥草注射液(已被停用) 2005年 莲必治注射液 可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 * 处方点评应关注毒副作用 近年来,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不断增加,严重中毒的病例屡屡发生,甚至过去被认为完全无毒的中药如人参、甘草等也有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报道。 中医传统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故有:“人参杀人不为过”的说法。 中医传统自古以来就认为:“是药三分毒”。 * * 处方点评应关注毒副作用 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原因(重点点评内容) 剂量过大 疗程过长 使用不当(服用方法不当) 配伍不合理(十八反、十九畏、中西药联用) 选用制剂不当 个体差异 禁忌用药(妊娠用药禁忌、病症禁忌) 质量欠佳 炮制、制剂不当 * * 含汞、砷中药安全性问题 2006年8月,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在艾塞克斯的一个批发商和萨里的一家药店里检测一种名叫“复方芦荟胶囊”的药品时,结果发现该药物中的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英国政府随后便下令封杀数种中药,对传统中药的“有害性”调查进入“空前严厉的阶段”。 国内也提出含汞、砷如牛黄解毒丸(片)等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 * * 含砷、汞药物毒副作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应该有明确药物警戒表述而没有的品种(仅统计牛黄类中成药)有: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