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光学显微镜镜像记录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节光学显微镜镜像记录技术-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 实验技能导论- 生物技术实验器材基本原理及应用 第4章 光学显微镜及以光镜为基础的显微分析仪器 第3节光学显微镜镜像记录技术- 显微摄影技术(PHOTOMICROGRAPHY) 授课教师:崔泽实 ■显微摄影技术定义 将显微镜视场中的微观镜像记录为放大图像 的技术。 ■本节主要内容 1. 显微摄影装置 2. 环境要求 3. 必要硬件的选择 4. 基本操作步骤 1. 显微摄影装置 1.1种类: □胶片尺寸(帧幅) :35mm , 16mm(连摄) ; 120mm, 4 × 5英寸(9 × 11.5cm),6 × 9英寸 大片拍摄技术难,但图像优于35mm, 适于再放大。 □控制方式: 全自动、半自动、手动 □全自动显微摄影装置应具备:胶片规格选择、测光 面积选择、色温测定、感光度设 置、倒易率失效补 偿、曝光方式控制、数 据影印等功能。 1.2 全自动显微摄影装置及相关必备器材 2. 环境等辅助要求 • 无尘。 • 无振动。 • 避免强光照射 - 影响对焦准确性。 • 房间照度不能过强,散射光、照明的眩光透过目 镜会反射到底片上,干扰正常感光 • 无腐蚀性气、物。 • 防潮、防霉。 3. 必要硬件的选择及调置 胶片(Films ) 摄影目镜(Photo Eyepiece ) 物镜(Objectives ) 聚光镜(Condensors ) 滤光片(Filters ) 3.1 胶片的选择 BF :追求分辨率、色彩还原,首选 ISO100, 甚至更低 FL: 追求敏感度,选≥ISO400 3.2摄影目镜的选择 在光学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率内,尽量 优选低倍摄影目镜与物镜搭配。 注意与不同的光学系统在型号上相对 应。例如: OLYMPUS:BH/AH/IM系列 - NFK BX/AX/IX 系列 - PE 摄影目镜配置-遵循有效放大原则 不同摄影目镜/物镜组合的效果 遵循有效放大原则: EM= NA × 550~1000 Obj 物镜× 4 10 40 100 物镜NA 0.13~0.16 0.30~0.40 0.70~0.95 1.25~1.30 有效M 65~160 150~400 350~950 625~1300 3.3 选用物镜的基本要求 等级:≥平场消色差Plan Ach 特殊观察法 - 专用物镜 荧光:B、G激发可用≥ Plan Ach 可与DIC物镜或FLUOR/PHASE互用 N.A值:为获得较好焦深、对比度,≥40× ,可稍小 些,或选用带光阑调节的物镜(暗场、荧光) 覆盖差:盖玻片≥± 0.3mm(S=0.17), 可选用装有校正 环的物镜。 涂片:NC物镜。 3.4 聚光镜的选择 等级:≥平场消色差 Plan Ach 与低倍物镜的对应:≤ 4× →摇出式或超低 倍率聚光镜。 必须要带NA值调设标线。 3.5 滤光片的选择 据胶片类型要求,转换色温 (2)色补偿滤光片(CC) →色温平衡(转换)滤光片 镜像中的某种偏色可用其互 (1)光源色温转换/胶片 补色消除: 光源色温: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