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汉字和越南罗马字的学习效率比较
台灣漢字和越南羅馬字的學習效率比較
蔣為文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1. 前言
包含台灣、中國大陸、越南、韓國、日本等在內的漢字文化圈,在二十世
紀之前均以漢字文言文為主要的官方書寫語言。隨著西歐國家的軍事、政治、
經濟、文化勢力拓展到亞洲,漢字文化圈內的這些國家為了避免淪為列強的殖
民地,紛紛進行國家現代化的革新方案。其中一項就是文字改革:期待透過易
讀、易寫的文字來普及國民教育以建設成現代化國家。誠如 Chen (1994: 367)所
述,漢字“難學難懂導致文盲率高、低效率,以致成了國家現代化的阻礙”,
因此有了改革漢字的主張。在越南,最後於 1945 年廢除漢字改用羅馬字;在韓
國 ( 含 南 、 北 韓) 二 次 戰 後 則 改 用 世 宗 大 王 所 發 明 的 音 素 文 字 「 諺 文 」
(Hangul) ;日本在戰後也限制漢字使用的數量,並增加「假名」(Kana)的使用
份量。在中國與台灣,雖然只成功地從文言文轉換成白話文,在當初也曾出現
「拉丁化」、「官話拼音」、「切音字」等拼音文字方案的主張。(Hannas 1999;
Defrancis 1950, 1977; Chen 1999; 周有光 1978)
有關漢字的優缺點及其學習上的效率問題,雖然自十九世紀末即為人們所
關注與討論,然而「廢漢字」或「繼續使用漢字」雙方的論點,不是立足在意
識型態的極端就是建立在純理論的假設上,鮮少有科學性的實驗證明來支持其
立論。反對漢字的人總認為漢字一無是處、缺乏效率;贊成用漢字的人則一味
捍衛漢字,認為只須改進教學方法即可。有鑑於此,本論文企圖以科學實證的
方法來比較漢字和其他「音素」文字( 俗稱「拼音」文字)的學習效率。
本研究共包含三種面向的測驗,分別為: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s) 、聽寫(dictation tests)及唸讀測驗(oral reading tests) 。本研究分別包含 453
及 350 位來自台灣(測以漢字及注音符號)和越南(測以越南羅馬字)的受測者;受
測者的組成包含小學生和大學生。測驗的目的在推測台灣及越南的小學生必須
學多久才能具有等同大學生的閱讀理解、聽寫、及唸讀之水準。
2. 文字系統和學習效率
一提到文字,許多人總是會以「表意」和「表音」來區分世界上的文字系
2
統,然後認為漢字是「表意文字」,而其他使用 ABC 羅馬字母的是「表音文
字」。事實上,這種將文字系統二分法的分類並不是很準確與恰當,因為沒有
一種文字是“純”表音或表意。譬如,英文的“semi” 和“er”就有“半”和
“人”的意含。中文的“麥當勞”一詞則純粹是利用漢字來表“McDonald”的
音。
如果漢字是所謂的表意文字,那麼真正具表意結構的「象形字」、「指事
字」應當在現有的漢字群中佔多數才對。然而,李孝定(1992: 21)的統計已指出
「象形字」、「指事字」歷千年來不增反減,反而「形聲字」已劇增到占漢字
數目 90%已上。許多心理語言學實驗研究,譬如前教育部長曾志朗(Tzeng 1992)
也指出:把漢字視為表意文字、認為閱讀漢字的過程不牽涉到語音的反射聯
想,是錯誤的觀念。也就是說,漢字和所謂的拼音字的閱讀過程其實同樣牽涉
到語音的反射聯想。
如果文字系統不應以表音、表意來區分,那麼應該如何來做文字的分類
呢?Gelb (1952)和 Smalley (1963)均提出世界上的文字應該就其“表示語音的單
位的大小”來分類。在此觀點下,目前現存尚有人在使用的文字可分為「語詞
音節」文字 (或「詞素音節」文字) 、「音節」文字、「音素」文字 (phonemic
orthographies)和「語音」文字 (phonetic orthographies) 。
在這樣的分類標準下,漢字可視為「語詞-音節」(word-syllabic1)或「詞素-
2
音節」(morphosyllabic )的文字。日本的「假名」是「音節」文字的典型代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