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概要

一、胃蛋白酶原与胃癌 Riecken B. Prev Med,2002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 PGⅠ: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 PGⅡ:除了胃底腺,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Brunner腺也能分泌 PGR: PGⅠ / PGⅡ PG法用于胃癌筛查,已被多部共识意见推荐 缺点:阳性预测值较低 反映胃体萎缩 PG I PGR Fock KM.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8;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 胃蛋白酶原分布 * PGII由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胰腺分泌 PGI由胃底腺分泌 胃窦G细胞分泌,刺激胃酸分泌、促进细胞增殖 分泌水平受胃内pH值和胃窦G细胞数量影响 胃窦萎缩时,S-G-17降低 V??n?nen.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3 胃泌素-17(gastrin,G-17) GI7 反映胃窦萎缩 胃泌素-17与胃癌 V??n?nen.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3; Shiotani A. Int J Cancer 2005 可以全面评估胃粘膜萎缩情况 可以提高胃癌诊断与筛查的准确性 血清PG联合G-17法 GI7 反映胃窦萎缩 反映胃体萎缩 PGI 胃泌素-17与胃癌 V??n?nen.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3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G-17 - + - + PG - - + + 血清PG联合G-17 G-17(+):G-17 ≤ 1pmol/L或G-17 ≥ 15pmol/L PG(+):PGⅠ ≤ 70ng/ml 且PGR ≤7.0 胃癌风险递增 胃泌素-17与胃癌 PG-国外筛查 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已经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普查及预防干预计划中[4]。 2008年《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和指南》[5]中: “第16条:低血清PGI水平和低PGI/PGII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物。” * 参考文献: [4]陈智周,范振符.胃蛋白酶原I、II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1-3. [5] Fock KM, Talley N, Moayyedi P, et al. 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指南[J].胃肠病学,2008, 13(4):231-240. 国内筛查-PG 2009年《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一书中正式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作为胃癌筛查“二步法”中的初筛方法。 2010年中国医师协会组织开展“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确定为普查行动的初筛方法。 * 血清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Miki等对5570名日本职员行胃癌高危筛查,以PGI≤70ng/ml和PGR≤3为界值,结果显示: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0%;胃癌的阳性预测值为1.4%,优于钡餐检查(0.8%)。 血清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PG能有效检出无症状的早期小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 DR(X线摄影)则能有效发现溃疡型和弥漫型胃癌; 两种方法的每例胃癌检出费用远低于传统筛查方法,推荐联合应用PG和DR法对高危人群行胃癌筛查. 01 02 03 从1991年起,日本开始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 检测法对无症状中年人群进行长期的胃癌早筛 胃蛋白酶原检测人数: 101,892 实际接受内镜检查数: 13,789 检出罹患胃癌患者: 125 04 80%处于胃癌 早期 建议进行后续 内镜检查:20% 日本运用胃蛋白酶原PG的实例 1991年到2005年(15年期间) 萎缩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溃疡 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 血清PG水平与很多种胃部疾病都具有相关性 胃蛋白酶原临床应用 * 慢性胃炎的转归 慢性胃炎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 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约为0.5% ~1% 有证据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H.pylori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 胃癌发生机制 胃蛋白酶原检查如何解读 编号 PGI(ng/ml) PGII(ng/ml) PGI/PGII 结果 可能原因 1 240 PGII较小 ≥6 胃黏膜有破损 询问抽血前近期有无喝酒,有无饮食不规律,一般为急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戒烟戒酒清淡饮食两周后复查或胃镜检查。 2 240 27但接近27 ≥6 胃黏膜有破损 一般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