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栅消力池内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探究.doc

悬栅消力池内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悬栅消力池内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探究

悬栅消力池内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探究   摘要:悬栅布置在消力池内,提高消力池消能效果的同时又受水流的冲刷和破坏,为研究水流对悬栅的稳定性影响情况,通过模型试验得到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并在较优布置型式下进行冲刷试验,同时采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验证试验结果,得到在单宽流量设计值q0=21.43 L/s所对应的消力池内单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为栅条数为11根、栅距为5.5 cm、栅高为10 cm,第1根悬栅受水流冲刷严重,稳定性影响较大;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为栅条数为11根、栅距为12 cm、层距为4 cm,第1根悬栅和下层悬栅受水流冲刷严重,稳定性影响较大,可以为悬栅的结构设计提高依据 关键词: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冲刷;数值模拟;RNG k-ε;压强差 中图分类号:TV6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7)02-0156-07 悬栅作为一种新型辅助消能工应用到消力池内,提高了消力池的消能效果,是一种适用性较强的辅助消能工。李风兰通过在消力池内布置不同排列方式的悬栅进行模型试验,得到了悬栅消力池消能率最大提高幅度为15.10%,最高消能率达95.14%;吴战营借助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以新疆迪那河五一水库为例,得到导流洞出口消力池内悬栅最佳体型、布置型式;朱玲玲等通过均匀正交设计及投影寻踪回归试验,得出了悬栅消力池内最大水深影响因子排序。通过试验研究表明,消力池内布置悬栅后,水流流态改变,消力池下游段水流平稳。但悬栅在提高消力池内消能效果的同时,也会受到水流的作用。由于悬栅消力池是通过水流与悬栅碰撞进行掺气消能,掺气水流对悬栅进行冲击,悬栅极易受到水流的冲刷和破坏,稳定性亦会受到影响。因此,研究消力池内水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单宽流量设计值q0=21.43 L/s所对应的模型进行试验,得到消力池内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并在该布置型式下,在悬栅表明均匀涂抹细沙,进行冲刷试验,观察悬栅表面受水流冲刷情况。压强是反映悬栅受水流作用的重要水力参数,但在模型试验中,悬栅周围水流运动隋况复杂,不易测量悬栅周围详细的压强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对消力池内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得到悬栅周围详细的压强场数据,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为消力池内水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性研究提供帮助 1模型试验 1.1模型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q0=21.43 L/s作为单宽流量设计值,通过相关水力计算得到消力池尺寸,其中消力池池长120 cm、池宽18 cm、池深10 cm、边墙高39.5cm;试验采用矩形悬栅,其中悬栅尺寸长18 cm,宽1cm,高2咖。为便于在模型试验进行观测,试验模型均采用有机玻璃板制作。布置悬栅时,在消力池渥奇段布置4根悬栅,取栅高(即悬栅中心点距消力池底板高度)H=7 cm、栅距(即相邻两根悬栅水平之间的距离)b1=3.5 cm;为使水流更好地进入消力池,在消力池前端布置1根悬概取栅高h=8.5 cm,与渥奇段悬栅栅距b1=3.5 CB。单层悬栅布置见图1,双层悬栅布置时,采用“W”型布置,见图2 1.2单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试验 根据单宽流量设计值q0=21.43L/s所对应的消力池模型,在消力池内布置单层悬栅进行模型试验,其中布置单层时,悬栅栅距b1取3.5 cm、5.5cm,栅条数n取7根、11根、15根,由于栅高与尾坎等高时消能效果较优,故栅高h取10 cm。在单宽流量设计值q0=21.43 L/s下,通过试验测量记录并计算得到在未布置悬栅、布置单层悬栅时,消力池内最大水深及消能率情况(见表1)。未布置单层悬栅时,消力池内最大水深H1=31.40 cm,消能率η=74.29%;消力池内布置单层悬栅时,改变悬栅布置型式,最大水深削减值即下降水深H2的变化幅度为23.76%,消能率的变化幅度为0.81%,可以得到下降水深H2的变化幅度远大于消能率的变化幅度。由于当单层悬栅布置型式为栅距b1=3.5 CB、栅条数(悬栅的数量)n=7根、栅高h=10 cm和栅距b1=5.5 cm,栅条数n=7根、栅高h=10 cm时,水流在消力池内形成远驱式水跃,消能效果不好,不作考虑。在消能率η变化不大时,单层悬栅布置型式为栅距b1=5.5 cm、栅条数n=11根、栅高h=10cm时,消力池内下降水深H2的值最大,消能效果较优 1.3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试验 由于消力池?炔贾盟?层悬栅研究较少,在单层悬栅研究基础上,改变双层悬栅的层距(双层悬栅相邻两根悬栅垂直之间的距离)、栅距和栅条数,在单宽流量q0=21.43 L/s下进行模型试验,得到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参考单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