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野下文学史教材汉赋撰写.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视野下文学史教材汉赋撰写

教学视野下文学史教材汉赋撰写   内容摘要:作为一代文学之胜,两汉赋作之篇,多达千余,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两汉作赋之才,几于斗量车载,给文学史的撰写提供了无限思量。以育人为旨归,高校文学史教材应考虑学术导向和基础教学的衔接;古今视域的背景差异等,以及现代专业的合理阐释。这是向为文学史研究者和编写者所忽略的 关键词:文学史 学术导向 基础教学 古今变革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史才成为一门专门学科。而国人中国文学史的撰述,以1904年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所编《中国文学史》讲义为滥觞,百年以来,我国文学史著作的撰述多达上千部之多i,在80年代一度掀起重写文学史的思潮和论争ii,余波至今不衰。引发学者们的不断思考和探索 伴随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辉煌历程,中国文学史学科从幼苗走向枝繁叶茂,一批批文学史研究者和高校文学史人才焚膏继晷,宵衣旰食,对文学、文学史的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迈进。同时也不断有学者反思其疏漏或不足之处,如鲁枢元《百年疏漏―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生态视阈》指出,“自然”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中拥有独特的地位。然而,中国人在书写自己民族的文学史时,却疏漏了“自然”iii。又如郭瑞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的几点思考》iv和蔡镇楚《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世纪回眸与理性思考》v,前者提出我国文学史编写存在的三类问题;后者指出失误有四。值得注意的是,陈志刚《教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提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写离不开其课堂教学,有必要结合教学来总结反思文学史的编写。”vi牟泽雄《文学史编写的“新”与“全”辨析》,要编写出高水准的文学史,有待于提高对文学史书写中基本问题的认识,有待于寻找更多的写作的可能性vii。那么,由于文学史意义的丰富性,如何将文学史的基本问题和当下高校教书育人兼顾学术根基完美契合,将文学史教材的编写转向当前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每位高校老师肩负的思想任务 一.学术指向与学生培养 从教学层面看,复旦大学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章版)和北京大学袁行霈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中国文学史》被称为“南北双史”,长期作为文科教材在高校使用,影响广泛。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性的发展与文学形式演进的直接或间接关系,“一部文学史所应该显示的,乃是文学的简明而具体的历程:它是怎样地朝人性指引的方向前进,有过怎样的曲折,在各个发展阶段之间通过怎样的扬弃而衔接起来并使文学越来越走向丰富和深入”viii。二者均将如何发掘和整理文学史作为根本目标,对教材的使用对象则有所忽视 以汉代文学史为例,从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元年,至公元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汉代大约为四百年。伴随武帝崇儒兴文政策的实施,以及战国士人生存环境的转变,围绕在宫廷周围出现了第一批文人集团。可以说,两汉作赋之才,几于斗量车载。班固《两都赋》对这一盛况有所记载:“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ix作为两汉文学的代表,汉赋大家辈出,著作繁多,向来是文学史课程绕不过的环节。那么如何把汉赋的学术导向和学生接受的基础培养结合为一体是文学史教材所要考虑的基础问题 从文学史的编写内容和体例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一共四册,其中第一册分两编,在第一编部分为诗经、楚辞及先秦诸子散文三大系列,第二编则为?h赋、文人五言诗和史传散文。袁版在第二编的第二章、第五章分列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东汉辞赋两部分内容。从目录来看,将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并列,突出了司马相如作为“赋圣”的地位,而总体上将赋分为西汉、东汉,则体现不出赋体的发展演变及其他主要赋家的地位与成就。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一共三册,则按朝代的脉络,将中国文学史分为八编,描述文学的承传流变过程。在第二编秦汉文学系列,分别在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一章下设辞赋的兴盛一节、在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的诗赋与散文一章下设辞赋的新特点和新题材一节、在东汉中期至后期的诗赋与散文一章,下设辞赋的转变一节,总体上突出汉赋的兴盛、新变及东汉抒情小赋的历史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代表赋家。以作家为主或以作品为主,这两种撰写模式均希望全方位地呈现给读者最多的知识。而当代高校文学史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既需要为学生以后的学术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