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余方言及普通话形容词三个平面比较
新余方言及普通话形容词三个平面比较 摘 要:从语言的三个层面来看,江西新余方言中单、双、三音节形容词与对应的普通话形容词相比,带有其自身的特点。部分单音节形容词“A”为新余方言所特有或独有,且在词义和例词使用上与普通话有着一定的区别,入句时“A”则具有两个组合搭配上的特点。双音节形容词中,重叠式AA1与AA2都能与减量程度副词“有咩的”(有点儿)组合,但前者词义常为贬义,且二者句法功能不同;大部分“BA”都能变换成语义程度更高的“B咕BA”式;三音节形容词中,“A打A”有加强语气和提示对比的功能;“NBB”语义色彩鲜明,描述出了性质、状态、动作等的生动传神;“BBA”语义程度比A低,相当于“有点儿A”,语用上表示不确定的估计和猜测,类似“好像有点儿A”
关键词:新余方言 形容词 三个平面
渝水区志(2003)将新余方言分为三片:中片(城区话,包括水西、珠珊、沙土、界水、河下、良山),北片(包括水北、人和、鹄山、马洪、北岗、下村、欧里、观巢)和东片(包括新溪、南安、姚圩、罗坊、南英、东边)。本文以东片姚圩镇方言作为研究与考察的对象,仅选取新余方言中单、双、三音节形容词与普通话进行三个平面的比较研究
一、新余方言单音节性质形容词“A”与普通话“A”三个平面比较
《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2003)一共收录了普通话常用单音节形容词162个,对照《词典》,本文初步统计出新余方言单音节形容词共143个,分为三类:
1.新余方言与普通话相同的“A”。即例词使用与词义都相同的A,共115个,如:矮、白、薄、扁等
2.新余方言特有的“A”。即有对应普通话词义但与普通话例词使用不同的“A”,共13个:阔(宽/阔)、木(呆/笨)、[m211](长)、晏、[xan55](盐少味道淡)、[l31](短)、长(个子高)、狭(窄)、蛮(任性不讲道理)、[31](钝)、乌(黑)、[tao55](晒干了的)、刁(聪明)
3.新余方言独有的“A”。即不考虑是否与普通话词义相对应而独立存在的“A”,共15个:方①、滚(水烫)、糊(炖或熬得太烂了)、欠(饭煮得太干了)、翘、[t?n211](严重/程度深)、[til21](绳索拉得直而紧)、[til21](稠)、[xan31](咸)、[yo31](对脆弱的物体作用时间太长或太用力,导致该物体坏了/碎了/散了)②、磨(动作慢)、足(腻)、[tiu211](脾气暴躁)、[yol21](通过绑系、穿戴与勾挂等动作把东西附着在某物体上后,由于力的作用,东西或物体破了或断了)③、[yo22](热闹、兴旺)
从词义与例词使用来看,新余方言“A”与普通话“A”还有以下特点:
第一,1方-1普:即1个方言“A”对应1个普通话“A”,二者词义与例词使用都相同;
第二,1方-2普:即1个方言“A”词义对应2个普通话“A”,有:木-笨、傻,晏-迟、晚,光-光、亮,细-细、小,浓-烂、浓;
第三,1方-3普:即1个方言“A”词义对应3个普通话“A”,有:烂-烂、破、碎;
第四,2方-1普:即2个方言“A”词义对应1个普通话“A”,有:长、高-高,[xan55]、淡-淡,干、[tao55]-干,烂、浓-烂;
第五,双方某些“A”为独有词,但“A”的?~义却并非双方独有,只是换用了其他例词来表达词义。例如,普通话“脏”的词义,新余方言用“泥人”或“刮赖”来表达,新余方言“磨”的词义,普通话用“慢”来表达
与普通话单音节性质形容词的典型句法组合功能类似,新余方言“A”能与“不”搭配,也常作定语,如“乌鸡婆”(黑母鸡);或者接受程度副词修饰后作谓语,如“[x211]几柑仔蛮红”(那些橘子很红);也能作状语或补语,如“快[ti22](快跑)”“[ti22]得快(跑得快)”。然而,新余方言“A”入句时具有两个特点:
首先,常与“A”搭配的程度副词按照语义等级由低到高为:有咩的/有忽的(有点儿) b.穷/富。新余方言“穷”的相对词为“有钱”,并非单音节“富”。作定语、谓语和补语时,有“穷”无“富”,可以说“穷人”“[k211]里晓几穷(他家特别穷)”“过得穷”,但不能说“富人”“[k211]里晓几富”“过得富”,而要说“有钱人”“[k211]里晓几有钱”“过得好”
“淡”“方”“湿”三词变成语义程度加深的状态形容词“雪淡”“四方四正”“[kal35]湿”后,才能充当某些句法成分。这说明,新余方言中一些格式生动的状态形容词,除了可以加深原形“A”的语义程度外,还能增强“A”的句法功能
从语用角度分析,这种“句法功能不平衡”现象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从认知上来说,新余人口味较重,因此感觉浓汤、浓牛奶是常态,淡汤、淡牛奶是非常态,只要味道不浓就被归之为没味道的“雪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