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亭关名称探究及准确定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亭关名称探究及准确定位

松亭关名称探究及准确定位   摘 要: 通过披阅典籍,勘察故地,从《武经总要》关于“滦河关城”位置的叙述、《契丹国志》所载地图关于“松亭关”位置的标注、《元史》关于“松亭”即指松亭关的阐述、松亭关演变为潘家口是否符合历史逻辑的阐释、潘家口的地理特征是否符合历史文献关于松亭关的描述五个方面分析比较,去伪存真、正本清源,判定松亭关的定位应该位于今潘家口一带,得出今潘家口即古松亭关的比较清晰的结论 关键词: 历史文献 实地勘察 地理特征 松亭关,中国历史上一道赫赫有名的重要关隘,自五代、宋、辽以降,这里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时常震动朝野,广为世人瞩目,而且多次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南宋诗人陆游发出的“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的浩叹至今仍在人们耳?回荡。然而,就是这样一道名关险隘,明代中叶以后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致“松亭关何在”竟成了后世一宗著名的历史悬案。数百年来,众多学者探赜索隐、百般考据,但张冠李戴者有之,语焉不详者有之,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出于对历史研究的酷爱,更出于还松亭关本来面目的强烈责任感,二十多年来,笔者不揣谫陋,将考据所得陈明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松亭关之名始见于五代,鹊起于辽宋,至明初仍声震朝野,永乐后方销声匿迹,那么关于松亭关定位的文献资料,当以宋、辽、金、元和明代初期权威著作的记载最为可靠。从《武经总要》、《契丹国志》、《辽史》、《金史》、《元史》、《明实录》等权威著作的记载情况看,松亭关的定位应该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其一,地处长城沿线;其二,位于滦河流经之地;其三,地势险要,能通大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负名关之誉。据此推断,松亭关当为长城与滦河交汇之处的重要关口;而符合这一坐标的关口,非潘家口莫属。为此,笔者初步断定:松亭关应该位于今潘家口一带;换言之,今潘家口即为古松亭关 潘家口,位于今河北省迁西县北部,南距迁西县城35公里,东距喜峰口5公里(《读史方舆纪要》、《畿辅通志》称十二里),西南距遵化40公里,东北距平泉115公里,是著名的长城关口,滦河自北而南,由此入塞,流向迁西、迁安、卢龙、滦县,最后从乐亭入海。据乾隆皇帝等前人考证,潘家口即汉唐之卢龙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李广北击匈奴,曹操东征乌桓,均曾由此出塞。据《明实录》、《四镇三关志》等史料记载,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派校卒戍守“潘家口”,其地当在今关之北;嘉靖四十一年(1562),于今址(位于滦河西岸)建新城,并移旧关于此。1975年10月,国家开始在滦河干流上兴修潘家口水库,1979年截流,蓄水量达29亿立方米。水库建成后,潘家口关城尽没于水,然两翼长城仍在,雄风不减当年。从实地考察情况看,此地山形险峻,地处冲要,堪称雄关要塞 得出初步结论之后,笔者并未感到释然。因为破解松亭关之谜,是一个重大历史研究课题,在“大胆假设”之后,必须“小心求证”。于是,笔者针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反复探讨 一、《武经总要》所云“滦河关城”何在 《武经总要》云:“松亭关,关东北五里至滦河关城。”如果说今潘家口即古松亭关,那么其东北五里左右、滦河之上,应有关城遗址;换言之,如果找到滦河关城,在其西南五里左右,即可找到松亭关旧址 据《辽史》等史料考证,辽代曾设滦河县,治所在今河北省迁西县滦阳镇,其地在今潘家口东南7公里处;滦阳西南5里左右为?ズ忧牛?这里不仅远离长城,而且历代并无任何设关的记载,实地考察亦未发现任何关城遗迹。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武经总要》所云“滦河关城”,所指并非辽滦河县治所滦阳。可是,潘家口东北有无另一所“滦河关城”呢? 为彻底搞清这一问题,笔者多次沿滦河干流上溯,进行了艰苦的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从潘家口稍东沿滦河故道折向北行,四里许有小村曰“关场”,再北行一里许有旧村(水库蓄水后居民已上靠)名曰“小河口”(因有小河于此注入滦河而得名);在小河口北侧,滦河东西两岸,均有墩台遗址。小河口滦河西岸墩台,与今潘家口西北长城岭墩台相望,由此经石泉号,越长城岭,西南五里许即为东昌谷口(今名东城峪)。从小河口东岸墩台遗址继续向东访查,发现小河口与椴木峪之间,除此尚有墩台4座,其中两座保存非常完好;访诸父老,皆云徐达所修 在进行实地访查的同时,笔者进一步查寻文献资料,结果于《明世宗实录》中发现了关于小河口变迁的一段记载:“嘉靖六年五月……庚辰……御史丘养浩《陈蓟辽边务十事》云:……其五,谓小河口等关极当虏冲,正德时徙置内地,是自弃其险也,宜议复旧关,修筑完固,即于各关东西因山立寨台护之,谕军民复归其中,而令该关提督、把总严加按兵设备……事下所司,覆议如奏,采行之。” 实地考察情况与文献记载完全相合,这说明明中叶以前,在今长城沿线北面,还曾设有长城岭――小河口――椴木峪一道防线,此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