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面粗糙度设定规范
粗糙度设定规范
目录
粗糙度的定义-----------------------------------------------------------------2
内容-----------------------------------------------------------------------------2
4.1粗糙度介绍--------------------------------------------------------------2
4.1.1粗糙度产生的原因-------------------------------------------------2
4.1.2粗糙度的评价标准-------------------------------------------------3
4.1.3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6
4.2表面粗糙度的选用----------------------------------------------------11
4.2.1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11
4.2.2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适用表面--------------------------------12
4.2.3轴和孔的表面粗糙度参数推荐值-----------------------------13
4.2.4各种常用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14
4.2.5座椅常用部品粗糙度设定--------------------------------------15
4.3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16
相关文件---------------------------------------------------------------------17
实施要求---------------------------------------------------------------------17
附件---------------------------------------------------------------------------17
3 定义
粗糙度:加工表面上具有的间距很小(小于1mm)的微小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
4.内容
4.1粗糙度介绍
4.1.1粗糙度产生的原因:
由于切削过程中的刀痕,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以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等原因所形成。
4.1.2 粗糙度的评价标准:
4.1.2.1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规定
实际轮廓:一个指定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实际表面指物体与周围介质分离的表面)。
取样长度:在X轴方向判别被评定轮廓不规则特征的长度。
评定长度:用于评定被评定轮廓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注:评定长度包含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
中线:具有几何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
4.1.2.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为了定量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必须用参数及其数值来表示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特征。包括:(1)微小峰、谷的幅度;(2) 间距的大小;通常采用下列幅度参数和间距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轮廓最大高度Rz
在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高与最大轮廓谷深之和。
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
一个轮廓峰与相邻的轮廓谷的组合叫做轮廓单元。在取样长度lr 范围内,中线与各个轮廓单元相交线段的长度叫做轮廓单元的宽度,用符号Xsi表示。
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所有轮廓单元的宽度Xsi的平均值。
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
在给定水平截面高度c上轮廓的实体材料长度与评定长度的比率。
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 与零件的实际轮廓形状有关,是反映零件表面耐磨性的指标。其他条件相同时,Rmr(c) 越大,支承面积越大,接触刚度越高,耐磨性能越好。轮廓水平截距c为轮廓峰顶线与平行与它的截线之间的距离。可用μm表示,也可用轮廓最大高度Rz的百分数表示。
Rmr(c)数值用百分数表示。在给Rmr(c)值时, 必须同时给出轮廓水平截距c。
对于上述四种评定参数:
⒈ 与高度特性有关的评定参数是基本评定参数,通常只给出Ra 或Rz 及允许值:(1)参数Ra 的概念直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