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第三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辑出版学第三章

二、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史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传统出版业的变革时期 鲜明特点:西方出版业对我国出版业的渗透 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印行《东西洋考每月统计报》,第一份中国境内印行的中文期刊。 1840年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船板墨梅书馆,第一家铅印出版机构。 1862年,北京 京师同文馆,政府创办的第一个翻译出版机构。 1873年,香港 中华印书总局,中国近代最早的民营出版机构。 (二)甲午战争-五四运动:近代出版逐渐形成 私人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1897 上海 夏瑞芳、鲍咸昌创办,后来张元济加入。 中华书局 1912 上海 陆费逵。 书籍品种 社会科学、西学书籍 、新型工具书、连环画 装订印刷技术 凸版:电镀铜板、照相铜板、三色版 平版:石印 凹版:雕印铜板、影写版 平装、精装 (三)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出版业的新方向 新型的人民出版事业 《新青年》第八卷起,新青年社 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长江书店 创造社、太阳社 生活书店、读书书店、新知书店 中央出版局、中央印刷局、新华书局 民营出版业 1927-1936,出版新书4.3万种。 《词源》、《辞海》 出版中心 上海—后方—上海 三、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业发展的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1.文革前 私营出版机构的改造 新建 出版 印刷厂 书店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著作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著作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业的飞速发展 数量 出版社 1978年150家—2006年 539家,2010年581家。 期刊 1978年1500种,1988年,6000种,2010年9884种。 全面繁荣 技术装备 质量 出版物 不断改革 计划-市场 事业-产业 中国出版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出版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三、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 (二)秦汉 (三)唐宋 (四)元明清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二)甲午战争—五四运动 (三)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改革开放前 (二)改革开放后 中外出版历史的简要比较 书籍 图书市场 出版机构 机械印刷时代 国外 公元前2000年 公元前5世纪后期 公元前65年 1455年 泥版书、纸莎草书 希腊书肆 罗马抄写本出版社 德国 苏美尔人、埃及 中国 公元前1000年左右 西汉末年 两汉之交 1840年 木简、竹简书 槐市 书肆 墨梅书馆 第三节:出版发展的历史总结 一、国外出版发展的历史特征 产生:文字、书写材料 出版活动:独立、中断 上古时期——繁荣、手抄本 中世纪——衰落、《圣经》 近代——1.影响世界文明的走向 2.技术创新、思想内容 3.对出版自由的不懈争取 二、我国传统出版的特点与缺陷 特点: 1.出版活动基本保持连续性 2.编辑活动,重在教化,指导现实 3.编辑活动编、著、校合一,态度严谨,求真务实 4.重视图书分类目录的编辑 缺憾 1.编创方式上,以注释为主,盲目崇拜先人 2.出版内容上忽视自然科学和技术 3.活字印刷技术未能及时普及推广 4.古代图书重藏不重用 5.实行文化专制 中外出版特征的简要比较 发展特征 活字技术 出版内容 文化机制 外国 断续性 迅速普及 思想传播 自由创新 中国 连续性 不普及 注重教化 专制守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