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植入剂(中人氟安-乳腺癌)—培训课件.ppt

氟尿嘧啶植入剂(中人氟安-乳腺癌)—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左乳癌保乳手术后一年 Doppler:囊实性占位 左乳癌保乳手术后半年 HE × 40 HE × 100 Doppler:囊实性占位 手术: 异物肉芽肿 病理:慢性炎症反应 * 氟尿嘧啶是一种常见的化疗药物,静脉化疗的药代学显示:85%进入肝脏经DPD酶代谢为无活性的形式,只有8%的进入细胞内经TP酶转变为活性形式,干扰和抑制DNA、RNA合成。因为是全身给药,不具有靶向性,所以真正能够进入肿瘤细胞内的氟尿嘧啶是远远低于8% * * 细胞毒性药物或生物制剂直接植入肿瘤组织或其周围的间质组织内,对肿瘤直接攻击的治疗方法 1984年 gliadel(卡莫司汀) 1996年 卡氮芥缓释薄片 2003年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 肿瘤部位 易被侵及的临近组织 肿瘤易转移的部位 肿瘤术后残灶、可能存在亚临床病灶的部位 目前的临床应用 术前植入 控制原发病灶,缩小手术范围 失去手术治疗机会 姑息治疗 减缓肿瘤进展,改善局部症状 放疗、化疗的增敏手段 目前的临床应用 理想的肿瘤临床治疗策略 控释药物系统优点 药物浓度平稳 高分子骨架和膜层技术 对半衰期短的药物减少给药次数 对患者全身影响小 对肿瘤杀伤持久 手术加速了残留肿瘤细胞的增殖 损伤、出血 生长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炎症介质增加 免疫低下 原发灶对转移癌的抑制作用消失 肿瘤细胞 快速增殖 手术前肿瘤生物学特点 肿瘤负荷大(细胞数109~1012) 细胞增殖比率低(10%~40%)G0期为60%~90% 5-Fu、DDP等均对G0期细胞无作用 自发耐药细胞数量 (1cm3病灶约 含109肿瘤细胞,即有104自发耐药细胞) 手术一周后残留肿瘤生物学特点 肿瘤负荷继续增加,增殖速度逐渐变慢 负荷增大,增殖比率降低,部分细胞进入G0期 5-Fu、DDP等常用药物对G0期细胞无作用 负荷增大,自发耐药细胞数相应增加 亚临床癌灶已初具耐药这一生物学特点 术后一周内残留肿瘤生物学特点 肿瘤负荷小(103~108) 残留灶迅速(24小时内)进入增殖状态,几乎所有细胞均可进入5-Fu敏感的时相(G1、S期),此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异常敏感 因为负荷小,自发耐药细胞少 一周内可增殖24 ~ 27倍,成为肉眼可见肿瘤 术中是消灭残留灶,降低复发率的最佳机会 a b c UICC 临床肿瘤学手册 第七版 肿瘤部位药物浓度低(代谢和清除效应) 自发耐药细胞多 区域缓释化疗 亚临床残留 第一时间 副反应小 术后残留病灶迅速增殖,处于对化疗最敏感阶段 持续释放360h以上,覆盖多个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 时间长 区域缓释化疗 浓度高 术中-时机选择、第一时间、综合治疗 缓释持续作用-时间依耐性的药物 区域性 靶向性,提高药物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 术中区域性缓释化疗 持续释放360h以上 能够覆盖多个肿瘤细胞增殖周期 胃癌细胞增殖周期 15-84h 肠癌细胞增殖周期 39-123h 肝癌细胞增殖周期 28-56 h 乳腺癌 20-48h 食管癌 28-41h 细胞增殖周期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 平均为 50-60h 5-Fu持续时间仅6至8h DDP持续时间为24h 紫杉醇持续时间为24至48h 化疗药物作用时间 5-Fu(静脉化疗)作用机理和代谢途径 氟尿嘧啶植入剂(中人氟安 ) 临床应用 术中区域性缓释化疗 SLOW-RELEASE CHEMOTHERAPY 5-Fu为时相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的S期和部分G1期,5-Fu是典型的时间依赖性药物,维持有效抑瘤浓度 缓释植入剂 临床思考 1 术中切缘病理 2 术后化疗对局部的有效性 3 放疗的应用 间质化 疗的开展 保乳手术 小于2cm的乳腺癌周围癌细胞分布情况 图1 矢状位脂肪抑制成像,乳腺癌2cm,乳晕方向乳管内浸 润呈条索状高信号,浸润为距离为1.5cm,该点同样呈 快速增强曲线(右图7号曲线) 图2 浸润性导管癌及周围的乳管内浸润情况 HE ×40 浸润性导管癌及周围的乳管内浸润 手术局部血液循环的破坏 瘢痕形成 全身化疗药物局部浓度? (局部浓度与作用时间的乘积) 放疗-局部复发的抑制 局部植入 增加组织内药物浓度 术后 局部抑制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 1 扩散距离 3-7cm 2 释放速率 D1: 20% D5: 50% D15: >75% 3 特点 长效作用 缓控释作用 靶点区维持有效药物浓度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