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特质与当代教育启示.docVIP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特质与当代教育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特质与当代教育启示.doc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特质与当代教育启示   摘 要: 孔子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本文拟从“仁者爱人”的人际观、“学思结合”的修养观和“起而践行”的实践观三个方面阐述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意蕴对于教育的不同视角的启示。   关键词: 孔子教育思想 伦理思想内核 当代教育 借鉴意义      孔子学问渊博、思想精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兴办私学,从事教育实践,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伦理意蕴。因此,从伦理视角挖掘孔子伦理思想内核,对当代教育有不少借鉴意义。   一、“仁者爱人”的人际观   《吕氏春秋?不二》记载:“孔子贵仁。”孔子创立了以“仁”为中心范畴和最高准则的道德伦理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仁”也是儒家一切价值的最终归宿。“仁”的修养是一种感性、理性、意志的综合觉知,不仅是对善的理性认识,而且要求人们反思、内省、领悟,达到个人修养的升华,走的是一条“志于真(理性认识),达于美(情感介入),止于善(悟道)”的道路。“仁”,从字面上看,是指两个人,那么两个人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应的人际关系,而“仁”也就是处理这种人际关系的法宝所在。《礼记?中庸》语:“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的确,行走千里必须从现在脚下一步一步才能走完,登高山必须从山底下一步一步爬上。那么,作为儒家核心理念的“仁”,怎样才能达到呢?“仁者,爱人”,去爱那个与你打交道的人,去爱那些与你打交道的物。人生不是独奏,人不可能自己独立地生存,要与外界打交道,是个人与社会的协调活动。怎样才能达到“爱人”,或者说是儒家意义上的“爱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人的标准就是人”,人就是人的标准,所谓“推己及人”是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第一层境界,更高一层境界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林语堂先生在解释人的标准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木匠想做一个斧子的把柄,他只要看看自己手中的那个斧子的把柄就够了,他无须另寻标准。”大家都是人,当然要以人作为自己的标准,只有这样分等次、有秩序地爱全人类和世界万物,才能完成自身的人格修养,最终达到天下归仁,大同之境界。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仁”仍然是处理这种交流的关键所在,“爱人”则是解决交流瓶颈的必然之举。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精灵,孩子身心和智力的健康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祈盼,而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主要作用。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一种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人际关系类型,交流方式的优劣与否对于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际观对于今天这种人际交流仍有借鉴意义。教师教授的对象不仅仅是一个被教授的学生,更是一个处于智商、情商快速发展时期,思想极度活跃的思维个体。教师以一种极其被动和填鸭的方式只教授课本知识,缺乏与学生与时俱进的交流和沟通,必将无法真正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而且,加之现实生活中的突发的不同问题,教师与学生交往自始至终怀着“仁者爱人”的心境绝非易事,这也就造成学校师生交往中的一大瓶颈。正如孔子所阐述的那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而立人,己所达而达人。”因之,教师应始终怀着一颗仁爱、欲爱人之心,才能在教会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与教师、与同学和谐相处,营造友好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学思结合”的修养观   孔子在培养修养观方面认为,“仁且智”的理想人格需要学而后思,学与思相结合。孔子一方面认为,知识、道德“生而知之者”,并自称“天生?杂谟琛?,体现知识和道德来源上的先验论倾向。另一方面又强调“学而知之”,主张“学以致其道”,并明确申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认为一般人的知识和道德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孔子还强调:“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孔子看来,人在本性上原是相差无几的,人之所以有道德品质上的差别,是由于后天习俗的不同所造成的。因此,后天的道德修养就是完全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主张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笃志”,即坚定对“仁”的志趣是修养的前提。孔子总结他的一生修养过程时说“五十又五而志于学”,他把“志于学”看成修养过程的起点。   “学”和“思”则是修养的基本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即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偏离正道而陷于危险。因此,孔子主张,学习过程中必须将“学”和“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孔子认为,“志”固然是修养的思想前提,但仅有“好仁”之志而不去学习,则将一无所获。“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可见,尽管孔子有时过分强调了修养的内心活动,“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他重视的还是“学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